今年年底,全市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全市召開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會商會后,確立戰時體制,圍繞水、大氣、土壤開展攻堅行動。隨后,東莞被廣東納入省級污染地塊環境監管試點城市,這為土壤污染防治按下“快進鍵”。
市生態環境局積極探索建立建設用地規劃、用地預審、土地供應等環節的土壤環境質量監管介入機制,圍繞污染防治攻堅各項硬指標硬任務,細化方案落到實處。到今年底,基本摸清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全面推進土壤污染修復工作,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要達90%,有效防控土壤環境風險。
開展污染地塊環境監管試點
與大氣污染和水污染治理相比,土壤污染更隱蔽、更滯后、不均勻,治理起來成本高、難度大。
市生態環境局規劃與生態科負責人李嫻表示,東莞將以開展省級污染地塊環境監管試點為契機,堅持“減存量、控增量”,持續夯實土壤污染防治基礎,打好打贏凈土防御戰。
為摸清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市生態環境局早在2011年就啟動土壤污染普查工作,隨后相繼開展了國控、省控土壤例行監測,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土壤環境背景值調查等土壤調查工作。整體調查初步成果表明,我市總體土壤環境質量尚好。
土壤污染是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長期累積形成的,主要包括工礦企業、農業生產、生活垃圾等影響。其中,生產經營過程中排放的廢氣、廢水、廢渣,是造成其周邊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尾礦渣、危險廢物等各類固體廢物隨意堆放,就容易污染周邊土壤;化肥、農藥、農膜等農業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還有畜禽養殖,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污染土壤,繼而通過農作物富集、地下水污染等方式影響人居環境安全。
作為廣東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東莞重污染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農業面源污染等造成土壤污染持續累積。目前,東莞市涉重金屬企業數量眾多,隨著產業結構調整與企業搬遷入園,造紙、電鍍、印染、化工等企業搬遷或關停,遺留大量疑似污染地塊,土壤存在一定污染隱患。
廣東將東莞納入污染地塊環境監管試點城市,既是對東莞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肯定,更是期待東莞探索治理經驗。事實上,東莞早在2017年就全面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圍繞“摸清底數、預防污染、嚴控風險、擴大修復”的總體思路,以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塊為重點確定土壤污染區域,建立治理與修復項目庫,著力推進土壤污染防治,確保農產品土壤環境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
同時,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從業單位“白名單”制度。定期通報第三方從業單位土壤調查業績情況,確保優質單位脫穎而出,為土地責任人選擇優質服務提供指引,引導市場健康有序發展。通過土壤環境管理宣貫會議、重大項目建設用地推進工作會議、技術專題培訓等方式,全面解讀相關政策,及時提供技術指導,高效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用地開發利用工作。
今年,將著力嚴防工礦企業污染、落實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控、推進工業固廢堆存場所環境整治、嚴格控制農業污染、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整治等系列工作,基本解決新增土壤污染問題。
構建土壤污染調查全程監管體系
打贏凈土防御戰,關鍵在于掌握土壤狀況,從源頭上嚴控土壤污染。
全市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圍繞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全過程監管,專門開發一款App,構建“事前—事中—事后”土壤環境管理監管體系,從源頭規范東莞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從業市場,切實保障土地利用時的人居環境安全。
傳統的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建設、調查、監管三方信息不對稱,不僅出現惡意競爭局面,還拖累土壤調查從業市場的效率和質量。市生態環境局主動作為,在2019年創新開發土調工作全過程監管App(以下簡稱“土調App”),并在今年4月全面啟用。通過應用信息平臺等信息化技術手段,強化對地塊土調工作全過程質量管理與質量控制。
“打開土調App,樣品采集、流轉、分析、質控等土壤污染調查內容,進展如何,各方都一目了然。”李嫻告訴記者,“借助這款App,可規范東莞土壤污染調查市場,提高信用指數。”由于信息公開透明,全程可控可視,土壤污染調查的每個環節、每個步驟,都有清晰的標識。這為監管部門、從業市場構建了信息實時共享通道,杜絕了弄虛作假行為,也提高了建設單位的建設效率。
針對重大項目、非公有制經濟項目,市生態環境局還創新搭建土調“綠色通道”,在嚴格監管的同時,構建并聯辦理模式,簡化流程,提升辦事效率。符合條件的建設用地土調報告經專家評審后,在遞交鎮街(園區)的同時,可同步報市生態環境局備案,有效避免土壤初步采樣調查工作對用地手續辦理的影響。目前,東莞土壤污染調查報告評審、審核備案可分別在6個工作日辦妥,比周邊城市至少節省10個工作日。
同時,市生態環境局成立重大項目技術服務小組,建立高效聯動工作機制,委派專業技術人員提前介入重大項目工作流程,針對常見業務問題給予技術指導,并定期調度工作進展,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大限度保障工作質量,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避免建設用地土壤調查工作影響重大項目落地實施,真正為建設用地開發利用按下“快進鍵”,也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