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年普查,共調查污染源53159個,建立了全省污染源普查數據庫和全省污染源普查檔案庫。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在近日召開的國家普查視頻驗收會議上,國家驗收組對我省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進行了驗收,并對我省普查工作給予肯定。
據介紹,全省污染源普查累計耗時3年,投入1.14億元,參加人員1.2萬余人,共調查污染源53159個(不含移動源),其中工業源27584個、畜禽規模養殖場6477個、生活污染源18728個、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370個。全省年產生污染物3679.2萬噸、大氣污染物2967.5萬噸、水污染物711.7萬噸。全省每年削減大氣污染物2809.2萬噸,削減水污染物606.3萬噸。
通過污染源普查,建立了全省污染源普查數據庫和全省污染源普查檔案庫,查清了各類污染源的污染物產排種類、數量、強度和去向,查清了各類污染源與各種污染物的區域、行業和分布,查清了各類污染源的治理設施狀況與污染物削減情況,明確了各類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狀況,明確了全省重點排污區域、行業與企業,明確了全省當前污染源治理水平,明確了今后污染防治和污染物減排的重點方向。這些普查成果為推動污染源監管信息化、污染治理精準化、環境管理科學化提供了有力保障,為改善全省生態環境質量、防控環境風險、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提供了基本依據。
下一步,省生態環境廳將按照國家普查辦要求和驗收組建議,迅速制定整改措施,對標對表,逐條落實。嚴格按照國家要求與相關規定,編制發布我省普查公報,深化普查成果運用,充分挖掘普查數據價值,助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