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九江市十里河景觀節點河畔,細柳撫人,綠茵漾心,新修建的跑道、足球場、籃球場或是羽毛球場上來往居民、游客在享受愜意美景的同時,也感受黑臭水體治理成果帶來的獲得感。附近的居民說:“生態環境變好是吸引人們來這兒的主要原因。”
2020年6月5日,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一行實地察看十里河景觀改造節點施工現場,對治水效果給與肯定,認為水電八局履行“長江大保護”央企擔當,踐行“人民至上”要求,不講條件、不計代價、帶著感情和責任幫扶九江城市污水治理工作。
一年前,水電八局九江項目在三峽集團的領導下,全面推進九江市黑臭水體治理。經過努力,如今的九江市的十里河、濂溪河舊貌換新顏,沿河百姓再次找回“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的生態紅利。
從行動、工藝、機制上做“加法”,切實改善內河生態
九江,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文化名城。自古江河遍布城中,湖泊水庫星棋羅布,千百年來,豐富的水資源給這座城市帶來勃勃生機。生機裹挾“暗涌”,隨著九江城市迅速擴張,工業大發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長,城市和工業排水一度失控。尤其是流經城區的十里河——八里湖的兩條主要支流之一,集防汛排澇、水系連通、城市景觀等多功能于一身,是九江市城區水系的“大動脈”,但污水管網建設、生活污水直排問題突出。根據環境監測數據顯示,十里河下游7.20公里河道確定為輕度黑臭水體。十里河黑臭現象不僅影響了城區沿河人居環境,同時也損害了九江整體城市形象。
為實現九江市水環境的根本改善,滿足廣大市民對美好生活環境的追求,近兩年,按照住建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黑臭水體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工作部署,九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動,打響了建設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的攻堅戰。從治水厚重歷史中走來,新水電人的治水經契合生命、社會文明的美好。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統籌部署下,九江項目與三峽集團同頻共振,采取全流域統籌、全目標考核、全方位合作、全過程控制的原則,致力激活九江水動力。
“水安全、水清潔、水靈動、水親近、水景觀”是九江項目治理內河的總目標。治理伊始,就將打贏黑臭水體治理作為一把手工程和重中之重的工作加以推進。九江項目經理張培軍介紹,為實現治理目標,九江項目從行動、工藝、機制上做“加法”,讓黑臭水體治理實現質的飛躍。
行動上做“加法”。“黑臭在水體,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網,關鍵在排口”。針對水體、點面污水源、雨污管網及處理設施等,九江項目全面普查,摸清黑臭水體根源,對入河排口、水質和底泥、地下管道、內外污染源、駁岸、沿岸小區等六項進行調查,涵蓋600個排口、19.52平方公里流域面積、56個沿線小區,查出雨污合流溢流、初期雨水源污染、底泥及水生植物污染、水體自凈能力差等根源問題。
工藝上做“加法”。針對黑臭水體的標本兼治問題,九江項目組織技術骨干力量,聘請外單位專家,因地制宜成立技術攻關小組,研究新工藝、新方法。全面梳理了施工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提出解決措施,針對專項問題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逐條落實于現場施工過程中。一是采用“環保絞吸式挖泥船+板框壓濾”處理技術,科學實施十里河下游河道疏浚,解決了河床抬高、河床淤積嚴重、汛期過流能力不足的問題;二是采用紫外光固化等管道非開挖修復的方式,解決了開挖施工困難,污水管網滲漏、破裂等問題,消減對河道水質的影響;三是采用截流井及上游雨污分流改造等方式解決污水直排河道問題,切實做到持續治理、徹底治理。
機制上做“加法”。結合黑臭河道治理相關政策及海綿城市建設要求,遵循“一城一策”原則,統籌考慮水安全、水清潔、水靈動、水親近、水景觀五大方面,采取“管-河-湖聯動”綜合治理,為十里河“定制”了水資源調配及防洪、控源截污、內源污染治理、補水及活水、生態修復、智慧水務、環境景觀提升等7項工程,旨在通過疏拓、截污、治淤、活水、生態、強化、造景、智控等八大武器,系統性、區域性、經濟性、服務性等四位一體策略,構建一個“以水為脈”的城市韌性生態綜合體。
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努力實現治水總目標
十里河景觀改造節點現場,筆者看到,全線2.5公里的河道水系通暢,居民在岸上修建的足球、籃球場上快樂追逐,栽種的廣玉蘭、水杉等正肆意煥發勃勃生機。
67歲的九江田向前阿公(九江話),住在十里河畔5727小區。他告訴筆者,十里河治理前水體發黑發臭,雖然住的是河景房,但推窗開到墨水一般的河水,心里全年堵得慌。2020年6月黑臭水體治理銷號在即,河水也隨之變清。“現在每天都會把窗戶打開呼吸新鮮的空氣,等過段日子,我還要帶著小孫子下河捉螃蟹。按照年輕人的話就是“打卡”我的童年。”阿公說。
十里河在治理過程中,充分利用空地打造125097.37平方米的濕地公園,為居民休閑提供風水寶地。建設沿河景觀步道,并進行景觀綠化,其中水生植物種植總面積約6757.82平方米。此外,九江項目建設一座規模為日處理7萬噸的污水處理廠,作為城市污水處理的末端及心臟,屆時九江市城市污水將處理達到一級A標準排放至長江。
河岸美化為內河裝點了色彩,控源截污、完善及修復管網,則為九江市消滅黑臭水體打下強心劑。2019年至今,九江項目在治理黑臭水體過程中,已完成截污管網新建3.42千米,管道修復2.22千米,排口整治27個,沿河小區雨污分流改造10個,十里河下游生態清淤約12.9萬方。
經過全方位系統性治理,兩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已初見成效,十里河及濂溪河的河道水質均得到了明顯改善,十里河全線黑臭現象已基本消除。根據近期水質檢測結果顯示,目前十里河自蓮花洞森林公園至八里湖入湖口共計32個檢測斷面河道水體氨氮、氧化還原電位、溶解氧及透明度4項指標均能達到黑臭水體考核要求。2020年5月,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市政局及市黑臭辦的指導下,九江項目已完成十里河黑臭水體治理初見成效申報工作。
“黨建+”助力一江清水向東流,確保“拔旗銷號”
九江項目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初見成效,如何才能長治久清,拔旗銷號?
“把支部建在項目上,紅旗插在工地上,讓黨建引領一江清水向東流。制定《群策群力,共護九江美麗河湖勞動競賽》,按照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倒排工作計劃,持續推進河道清淤、生態修復工程、環境景觀提升工作。”九江項目黨工委書記夏兵兵語氣堅定。
通過全員勞動競賽,以鐵的紀律保障如期完成治水目標,完成排水管網作戰圖、河類作戰圖、污水處理廠全線通水圖等任務,真正實現“掛圖插旗作戰,精準治污,按期拔旗銷號”。
黨建治理機制順暢,“分河到戶”也要明晰。在《九江項目巡河管理細則》指導下,河段管理名錄建立,每寸河流治理的安全、進度、質量、效果等都有據可循。
此外,九江項目組建黨員先鋒崗、青年長江保護者巡查小組,落實全員雙河長制,確保河道水質、沿河排污、河岸環境衛生等都得到有效保持。巡查小組主要負責監督檢查就近河段的清潔、水質情況、沿線是否存在偷排、直排情況、河道原有老擋墻穩定情況、沿線已治理完成污水直排口情況等21種具體工作任務,每日巡河兩次,建立巡查人員與執法隊伍聯動機制,通過常態化的巡查及時發現問題,并第一時間有效處理問題,確保河道排水通暢、環境整潔、景觀良好。
堅持黑臭水體銷號治理毫不動搖,讓九江人民生活在水更清,河更暢的優美環境中……九江大地上發生的每一點變化,都是九江長江保護者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莊嚴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