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干線船舶水污染物聯合監管與服務信息系統1日上線試運行,長江干線船舶水污染物可實現全鏈條監管全接收轉運上岸處置,長江干線船舶水污染治理將形成數字監管、線上服務和多部門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這一系統包含船舶預約污染物排放、污染物接收單位的調度接收、城市轉運處置、監管單位的聯合監管和船舶污染物電子聯單等功能,向長江沿線九省二市的船舶和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單位提供便捷的線上服務。交通、海事、港航、住建、生態環境等監管部門則通過這一系統,可對長江干線船舶水污染物的存量、交付轉運以及碼頭污染物存儲量、接收單位服務質量進行實時可視化動態監管。
船舶水污染物主要包括船舶運輸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等。這一系統對船舶水污染物從接收到最后處置的全過程、全軌跡進行數據采集留痕,可追溯、可查證,依托系統產生的大數據還可對長江干線船舶水污染物產生整體情況進行分析研判和預警,具有服務全智能、監管全覆蓋、信息全共享、數據全可視的顯著特點。
這一系統支持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化學品洗艙水、殘油廢油等多種水污染物上岸處置。船員只需使用手機APP或微信小程序,即可實現一鍵申請投放污染物,極大提高了船員交付水污染物的便利性和積極性。系統于5月15日在長江江蘇段、中上游20個港口開展測試運行。6月25日起在長江干線港口全面測試運行。通過數次迭代完善,目前系統在線注冊用戶已突破10萬,服務船舶62萬余艘次,整體運行良好。
長江干線上起四川宜賓,下至長江口,全長2808公里,常年運營的運輸船舶達11萬余艘。近年來,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簡稱“長航局”)著力破解當前船舶水污染物上岸處置這一監管難題。今年以來,長航局強化組織領導,積極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加快這一系統研發建設進度。
長航局局長唐冠軍說,保護長江生態,事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事關子孫后代福祉。在具體操作中,既要有強制性,也要體現服務性。“我們依托信息化技術研發這個系統,把所有污染物全部接收轉運到城市垃圾處理系統進行處置,推動實現長江水上‘零排放’。同時對整個處置過程進行嚴格監管,確保不留漏洞,不留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