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因水而秀。居因水而靈。城市黑臭水體被稱為“群眾身邊的污染”,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大戰役之一,如何讓“黑臭水體”恢復生機,長治久清?7月7日,筆者從殷都區獲悉,該區采取“截污、清淤、景觀提升、長效管理”等多措并舉,按照“一河一策”全面施治全面推進黑臭水體整治工作。
據殷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徐旭東介紹,今年該區預計投資1558萬元實施對大明渠、安豐溝、萬金總干渠(郝家橋、戚家莊)、五道溝、還水渠總長度約16公里5個項目進行黑臭水體整治。主要包括河道及管網進行清淤疏浚,封堵排污口,保障河渠及管網暢通,促進水環境質量改善。截止目前新建污水管網3200米,封堵河段排污口345個,清除黑臭老泥1.61萬立方米,垃圾淤積物0.9萬立方米。同時,在傳統溝渠整治模式的基礎上,結合水利、環保部門引入生態修復環節,采用“內源截污”、“清理底泥”、“清水補給”、生態修復”的方式,恢復水體生態系統自凈能力,打造河道生態景觀。
淤泥、黑水、臭氣和蚊蟲。這是困擾李大爺多年的難題。在萬金總干渠(郝家橋、戚家莊)附近居住的李大爺告訴記者,由于河道淤泥很深,以前一下大雨,河道總是充滿了臭味。夏天的時候,淤泥還會招來特別多的蚊蟲,到了晚上走在路邊“甚至會被蚊子叮上五六個包。”今年6月份在萬金總干渠(郝家橋、戚家莊)治理完成后的河水清了不少,周邊空氣明顯清新很多!”李大爺見證了生活環境的改善。
位于殷都區鋼三路的大明渠幾十年無人管理,管護缺失,污水橫流,垃圾堵塞河道,蚊蠅滋生,臭氣熏天。去年被列入黑臭水體整治重點項目,筆者在施工現場看到該項目的主體工程已完工。“大明渠的整治通過實施污水截流、溝底清淤、鋪底護岸、增加綠地等措施,將污水全截入市政污水管網,為美化群眾生活環境,將渠覆蓋后,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標準,建設街頭游園,完工后將為周邊群眾增添一處休閑去處,該項目負責人孔衛強表示。
據了解,黑臭水體整治項目建設從今年3月份積極動員到施工推進,該區政府領導多次召開協調會議安排部署,制訂責任清單,明確臺賬,并出臺了《殷都區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實施方案》,要求涉及部門落實主體責任,健全管理體制,確保長治久清。目前大明渠、安豐溝、萬金總干渠(郝家橋、戚家莊)段黑臭水體整治主體工程已完工,在全市率先實現全部清理河內掛管,徹底杜絕了污水跑冒滴漏現象,五道溝、還水渠段正在追趕工期,預計年內全部完成整治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