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冬臘月,走進坐落于安寧太平新城街道東部、西山后麓的始甸水庫,碧波蕩漾,濕地金黃的水杉、被霜凍黃的 蘆葦倒映在水面,小魚兒正在水杉樹下嬉戲……一幅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圖景映入眼簾,讓人心醉。
“以前水庫水面上飄著許多藍藻,還有一層白色的泡沫 樣的東西漂浮著,從貓貓箐、馬鞍山淌來的水是黑色、惡臭 的豬糞便,濕地的凈水植物和魚都全死光了;2018 年以來始甸水庫的水質變好了,都幾乎看不見藍藻,濕地公園植物茂盛、風景也美了!”2012 年以來就擔任始甸水庫管理員的魏自新無比欣慰地望著始甸水庫。
正如魏自新所說,現在的始甸水庫水質持續好轉,生態環境越來越優美。根據安寧市環境監測站定期對始甸水庫水質進行監測結果顯示,近三年來始甸水庫水質不斷改善,由劣五類轉到五類、四類,總體持續向好。來之不易的成績, 得益于多年來安寧市人大常委會、西山區人大常委會、昆明市人大常委會對“一庫清水”的不懈努力追求。
“一庫清水”牽動代表心
始甸水庫位于安寧市太平街道始甸村,與西山區相鄰, 在西山區貓貓箐社區下游約 4 公里處,修建于上世紀 70 年代,為總庫容 175 萬 m3 的小(一)型水庫,水庫徑流區面積7.5平方公里,90 以上徑流區在西山區境內,承擔著始甸、馬村兩個居民小組約 2500 人生活供水,兼顧農田灌溉及防洪等。
“2008 年至 2015 始甸水庫是我們的生活用水水源,但從2015 底我們都不能用做生活用水了。”時任始甸村居民小組書記、現任始甸社區黨總支書記的徐濤在 2015 年 12 月 10 日早上巡查始甸水庫時發現水面上漂浮著許多藍藻和白色泡沫,水變成綠色,并伴有腥臭味。他立即向街道水務辦主任李光輝匯報并一同進行現場核查,發現上游西山區轄內的貓貓箐和馬鞍山村農戶和外來人員從事養殖和農家樂餐飲服務,產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養殖糞便等未進行收集處理、無序排放,甚至在下水口還有令人發嘔的死豬、死雞、豬糞, 導致始甸水庫水質惡化。當時,安寧市疾控中心檢查水樣結果表明所有指標超出國家飲用水標準,最高菌落總數超出正常值 2100 倍。安寧市立即停止始甸水庫生活供水,啟動應急供水、保障 2500 余人的生活用水,啟動供水改造方案, 搭接市政供水管網。
“當時,安寧市政府還向西山區政府發出《關于安寧市太平新城街道辦事處始甸水庫水源受西山區貓貓箐村污染 的函》,希望西山區政府立即介入,采取有效措施,杜絕污 染源的擴散,但這沒有立即收到回復,太平新城街道也多次到貓貓箐社區對接解決,收效不大。”李光輝介紹,隨后, 安寧市人大代表王順民、李忠祥和昆明市人大代表尹貴生、李國祥、李艷瓊先后在 2017 年初召開的安寧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上和昆明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分別提出《關于切實保護好太平始甸水庫水資源不受嚴重污染的建議》《關于加強西山風景區貓貓箐片區環境綜合整治的建議》,希望能夠盡快解決始甸水庫污染治理問題。
多級監督打贏碧水保衛戰
始甸水庫的治理牽動了人大代表們的心,引起安寧市、昆明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搞發展!”在安寧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安寧市人大常委會立即將“關于加強始甸水庫污染治理的建議”作為重點建議,交由市政府研究處理。
隨后,太平新城街道人大工委、安寧市人大常委會、昆明市人大常委會聯動監督,打響了始甸水庫碧水保衛戰: 2017 年 8 月 3 日,安寧市人大常委會組織昆明市、安寧市兩級人大代表對太平新城始甸水庫水質保護治理情況進行調研;從 2018 年,安寧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尹貴生多次到始甸水庫和老峨山水庫檢查水污染治理的情況和查看水庫上游的貓貓箐社區環境綜合整治情況,并協調西山區、安寧市相關部門加大環境整治工作力度。2019 年 3 月 12 日,應安寧市選舉單位選出的尹貴生、李國祥、李燕瓊 3 名昆明市人大代表的請求,昆明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安寧市、西山區的部分昆明市人大代表對西山風景區貓貓箐片區環境綜合整治情況進行持證視察;2019 年 9 月 20日,安寧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對太平始甸水庫進行現場檢查并聽取水庫水污染治理情況匯報……據統計,在 2016 年至 2019 年期間先后對始甸水庫污染治理開展了 10 次調研、視察活動,每次都提出針對性、操作性強的意見、建議,形成了幾級人大聯動監督,促成跨區域水環境有效治理的典范。
2015年,安寧市水務局牽頭在始甸水庫實施集中飲用水源地治理保護工程,總投資126萬元,建設1800米圍欄,120立方米污水收集池和生態氧化濕地,有效促進水質提升和改善。“2016 年以來,西山區政府及風景區管理局共投入近 3000 萬元,積極推進貓貓箐片區生態文明建設工作”。 西山風景區管理局副局長李仲立介紹,2017 年貓貓箐社區取締外來養殖戶34戶,削減養殖量 7500 頭,2018 年至 2019年 7 月 31 日,取締本地散養戶 64 戶,消減養殖量累計達 90;2019 年 10 月 10 日前,完成 10 頭(含)以上生豬、犬只禁養。三年來,貓貓箐社區生豬養殖數量從頂峰 49000 多頭縮減至 8000 頭。同時,昆明市政府、西山區政府和貓貓箐社區還投資 900 萬元在馬鞍山、貓貓箐、赤松坪三個村建起三個污水處理站,對農村污水進行收集處理;投入 180 多萬元資金激勵農戶由低端粗放型的種養殖業向高端特色種養殖業發展;培訓剩余勞動力 100 余人優先到西山風景區就業。上游的治理讓下游始甸水庫水質有了明顯改善,由劣Ⅴ類轉為Ⅴ類、IⅤ類。據 2019 年 12 月13 日安寧市環境監測站監測報告顯示,始甸水庫西山區方向來水水質為Ⅴ類,總磷超標 2.35 倍,與一季度相比,四季度總磷濃度下降了 30;上庫水質為Ⅴ類,總磷超標 1.52 倍,與一季度相比總磷濃度下降 25;下庫水質為Ⅴ類,總磷超標 1.29 倍,較三季度有了明顯好轉,總磷下降 72.7。
景美水清兩地百姓樂
對始甸水庫的保護治理,受益最大的還是貓貓箐社區居民。“實行禁養,我家積極支持,由原來 200 頭養殖規模削減為 8 頭。原來養殖污水潑在露天地面,污水橫流,還未進村就臭氣熏天,現在政府加大了管理整治力度,建設了污水處理池、處理站,村中重回綠水青山,周末來村中采摘蘋果、草莓和觀光的游客越來越多!”貓貓箐村民小組居民朱家蘭由衷高興。
貓貓箐社區居委會主任李星平說,雖然起初實行禁養政策讓許多農戶難以接受,但是經過幾年的禁養,大家發現村容村貌、生態環境越來越美,支持的農戶就越來越多。貓貓箐社區將繼續嚴格執行風景名勝區條例,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不斷改善生態環境。“希望始甸水庫能夠早日恢復到生活用水水質標準,解決始甸安置區及附近幾個小區的生活用水問題,這樣每年能為社區節約用水資金三十多萬元!”徐濤對始甸水庫保護和治理充滿信心和期待。
“安寧市人大常委會將繼續關注始甸水庫水環境保護治理工作,并持續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督力度。”安寧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尹貴生表示,加強水環境綜合治理,打好碧水保衛戰,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是安寧市環境立市綠色發展的戰略需要,也是老百姓的民生訴求,人大將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積極發揮作用,相信在社會各界孜孜不倦的努力下,有山皆綠, 是水皆清,宜居宜業宜游的安寧畫卷將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