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能蓄水,還可以凈水,改變整個城市的生態環境。湖南長沙市如何在“山水洲城”的稱號里,再添上“海綿城市”的美譽?具體怎么建?成立于2016年8月16日的長沙市海綿城市生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一直致力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的基礎研究、生態產業、綠色金融等方面給出建議與意見。
“海綿城市的核心是實施低影響開發,減少地表徑流,緩解城市內澇,調節城市生態。”聯盟秘書長劉波介紹,海綿城市將增強地下水補給并減少地下水需求,保證安全的地下水位,通過構建流域尺度的海綿體,能夠有效實施雨洪控制和管理,實現生態水利、資源水利、人水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湖南長沙市海綿城市的建設起步較晚,想建好海綿城市,要從江、河著手,建設“流域化”的生態城市。
“以長沙市內澇比較嚴重的老城區為例,這需要系統的研究,制定適合長沙的‘城市雨洪管理技術’。”湖南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博士焦勝表示,湖南長沙市在開始海綿城市建設前,相關部門更應該建設基于大數據的雨洪風險監控、評估及預警技術平臺,再通過數據分析去研發適應湖南省海綿城市產業發展的雨水利用、水質處理與自然生態修復材料及設備,這樣才能推動一個“海綿城市”長遠健康的發展。
為展示海綿城市建設成果,更好地研究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有關問題,推動海綿城市相關領域科研和產業發展,長沙市海綿城市生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將在2020中國(湖南)國際綠色發展博覽會上,舉辦海綿城市建設論壇。
論壇將于2020年9月24日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由長沙市海綿城市生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湖南省城科會海綿城市專委會、中機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主辦。
經過長沙市科技局審查,長沙市民政局登記,長沙市海綿城市生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獲準成立。該聯盟由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湖南大學設計研究院、湖南科技信息研究所、湖南天泉生態草業工程有限公司、長沙賽恩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壘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七家單位發起成立,涵蓋了金融、科技、規劃、應用、材料等領域,是中國第一個全產業鏈形式的海綿城市產業聯盟,為海綿城市建設搭建了產學研用平臺。
據悉,湖南長沙市海綿城市生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舉辦本屆海綿城市建設論壇,旨在介紹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技術,交流和分享海綿建設中洪澇防控、雨污溢流污染控制、雨水資源化利用等的經驗和成果,以推動城鄉高質量發展,推動生態產業發展,擴大內需,應對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