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水務局了解到,即日起到2021年年底,水務部門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叫停無證、超量以及無計量取水等行為。據悉,此次專項整治包括取水口登記核查、整改提升、建章立制、監督檢查等。整治行動結束后,本市取水口信息將實現“三個一”,即一張圖、一本帳、一套機制。

目前,市水務局已組建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副組長張世清介紹,南水北調以來,本市地下水資源得到涵養,全市水資源短缺問題得到一定控制,但當前北京水資源緊缺形勢仍較嚴峻,以本地水資源量測算,2019年人均僅為114立方米。加上南水北調中線進京水量,2019年人均也僅160立方米,遠低于聯合國認定的年人均500立方米的極度缺水線,水資源短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改變,首都高質量發展仍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剛性約束。
張世清介紹,取水單位或個人統稱為取水戶,此次專項行動涉及的取水戶主要為利用取水工程或者設施直接從地表水(河流、水庫、湖泊、南水北調工程)取水或者從地下水(水源井)取水的單位或個人。從城市、鄉鎮、村莊公共自來水管網取水的用水戶不屬于此次登記范圍。
整治行動方案分為取水口登記核查、整改提升、監督檢查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8月起10月,是全市取水戶集中登記核查階段,各取水戶注冊登記全國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信息系統平臺(https://qskhc.cjw.cn)注冊賬號,填報取水口基礎信息表。登記內容包括取水口基本情況、取水口監測計量情況、取用水管理情況等3類20余項信息。
張世清表示,這一階段的登記,要做到應登盡登,鼓勵取水戶登記。通過登記的方式,保障自身合法取水權益、規范取水管理。對于不符合規劃要求和產業發展政策的,由各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根據本區結合疏解整治促提升統一要求,有序組織退出。
此外,對于隱瞞不報、拒不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取水單位,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嚴厲查處。
第二階段是整改階段,從明年1月至10月,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對取水口核查登記中發現的問題,組織取水戶進行整改提升。采取影像識別、實地走訪、現場勘查、電話詢問等方式,對轄區取水口進行排查復核,確保登記不重不漏、信息準確可靠。對發現的問題,將組織取水戶進行補充或修改。
第三階段從明年11月至12月,水務部門將建章立制,研究制定完善取水口長效管理機制。
張世清表示,本次專項整治行動結束后,全市取水信息將實現“三個一”,即一張圖、一本帳、一套機制。全市取水信息將實現大數據管理,建立統一的智慧化臺賬。
“此次專項行動,專門強調了對于年取水5萬立方米以上取水口應安裝取水數據遠程傳輸設備,以確保用水總量控制嚴、計量收費科學準確。”張世清說,未來,工作人員手持電子地圖,走到哪兒就能顯示出取水口的開采量、井口密度等信息,實現精細管理科學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