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黑臭水體整治強勢長效,大連市城市管理部門要求建成區6河8段黑臭水體的管轄部門嚴格落實“周巡查”制度,通過逐級明確責任,層層壓實責任,持續改善全市建成區水環境。

黑臭水體治理是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改善人居環境,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實際行動。近年來,大連完成了建成區泉水河、春柳河、周水河、周水河北支線、大化明溝以及凌水河等6條河道總長11.37公里黑臭水體的整治,黑臭水體消除比例100%。先后于2017年、2018年通過省住建廳、國家生態環境部、住建部兩部委組織的黑臭水體整治初見成效期驗收。
為解決市內四區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不足、標準不高的問題,2016年至今,大連按污水系統專項規劃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要求,全力推進督察整改,新建污水處理廠15座,合計新增處理能力78.9萬噸/日。
目前,大連市建成區城市污水處理廠39座,合計設計處理規模200.3萬噸/日;2019年大連市(含區市縣)建成區污水處理率為97.3%;主城區污水處理率為98.3%;外區市縣污水處理率為96.32%。
同時,為確保黑臭水體整治強勢長效,大連市城市管理部門要求建成區6河8段黑臭水體的管轄部門根據《黑臭水體長效管理責任清單表》明確管理責任、維修養護責任,嚴格落實黑臭水體“周巡查”制度,通過逐級明確責任,層層壓實責任,聯動推進及時發現、整改問題,持續改善大連建成區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