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成都市青白江區大同街道的幾個街道“河長”,把巡河的情況通報給了街道河長辦,與上個月同期巡河相比,發現的問題整整多了10余起。究其原因,是青白江區大同街道為進一步落實河長制關于“河長”多走一公里的要求,將“多走一公里”內容進行細化,對下河排口排放、河岸10米范圍環境衛生等問題的巡查處置均進行了明確。如何解決發現的問題,他們有自己的答案。
宣傳引導走在前
每個周末,大同街道的金同華庭小區總會看見一批戴著紅袖套的“管家”志愿者們,向小區居民宣傳各類最新法規政策,主動為居民服務解難。大同街道將河長制工作納入其工作內容,常規對居民進行宣傳。
目前,大同街道社區的20余名“紅色管家”對轄區500余名居民進行了水環境保護宣傳,引導居民不往小區水溝及雨篦子傾倒垃圾污水,努力從源頭上確保水質良好。另外,大同街道還組建“退伍軍人”巡河隊向河道沿線企業、村民宣傳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清四亂”專項行動等內容,呼吁大家積極行動起來,帶頭做好河岸的衛生保潔工作。
多走勤巡找問題。
開展水環境治理,首先要發現存在的問題。為此,大同街道河長辦安排專人,結合“退伍軍人”巡河隊和村級河長巡河隊巡查工作,以問題為導向,將“多走一公里”延伸至“多走十公里”。
專職巡查人員每十天將轄區的河道巡查一遍,并結合“退伍軍人”巡河隊和村級河長巡河隊巡查出的問題,建立問題臺帳,在反饋給街道河長的同時,想方設法將疑難雜癥的根源找到,能解決的及時解決,不能解決的上報上級河長辦和區級有關部門解決,確保最短時間閉環解決存在問題。10月份,通過實施“多走十公里”措施,發現問題10余起,均妥善解決。
問題溯源不肯“休”
大同街道境內的長流河位于青白江區工業園區內,下河排口達20余處。今年5月,長流河長巡河發現,一下河排口突然出現流水變色問題,街道立即協調區水務局、生態環境局、區先管委等部門現場進行分析,賡即安排人入排口進行艱難排查,經過2小時的工作,終于探明問題原因,系河水高漲導致水流倒灌后與離河道較遠處的來水在排管處匯聚來回沖擊,將排管內的淤泥混入流水流入河道中。有關部門及時對管道內的淤泥進行了清理,確保了水質清潔。
大同街道安排各街道河長牽頭,整合專職人員、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對轄區村民生活污水走向進行排查,查村民生活污水是否集中收集處理、有無亂排;排查企業、工廠廢水處理設施是否正常運行,有無偷排直排。努力從源頭查找問題,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今年以來,從源頭解決水環境問題達10余起,水環境治理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