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亭子碼頭,亭子沖邕江出水口不再流出黑水,水質達標
昔日臭水溝,如今青羅帶。來到亭子沖、朝陽溪,只見清流潺潺,鳥兒飛翔,岸邊綠樹郁郁蔥蔥,仿佛回到兒時的田園與淺灘……昨日,記者從南寧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指揮部獲悉,原普查發現的建成區38個黑臭水體河段水質目前已全部達標,竹排江、心圩江、朝陽溪、亭子沖等內河示范段逐步呈現“清水綠岸”效果,城市整體水環境明顯優化。
亭子沖逐步回歸水清岸綠景美
昨日上午,暖陽下的江南區亭子碼頭碧波蕩漾,岸邊的綠地和植被呈現出深紅、棕黃等秋冬特有的斑斕色彩,不少市民、游客沿著濱水步道漫步觀景拍照。
堤岸下的亭子沖出水口,南寧市勘察測繪地理信息檢測中心的技術員小李正提水取樣。水體樣本呈透明的淡黃色,清澈無雜質。經現場快速檢測分析,樣本的透明度、溶解氧、氨氮等多項檢測指標都合格。“根據《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分級標準,輕度黑臭的范圍是8.0~151.57mg/L。”小李介紹,氨氮指標的高低代表水體是否有異味,“樣本檢測出的氨氮指標只有1.57mg/L,不僅達標而且遠優于標準。”
對亭子沖的變化,周邊居民的所聞所見更加直觀。“以前亭子沖的水又黑又臭,別說過來散步,光是路過都得捂著鼻子快點走。”家住福建園小區的王春萍深有感觸地說。“你看現在這水多漂亮,剛才我在河邊散步,看到有小烏龜在水里游。天氣好的時候,還有白鷺在飛。”站在亭子碼頭,王春萍臉上有掩飾不住的欣喜,“現在這里成了網紅拍照打卡點,同事都羨慕我住附近。”
廣西頭等艙餐飲娛樂有限公司在亭子碼頭經營餐飲、娛樂及邕江游等一體化的旅游項目。該公司董事長蔣偉軍說,在做出投資決策前,他們進行了評估,“我們看重的是邕江美麗獨特的風景線,美中不足的是大坑口、亭子沖都有黑水流入邕江,而且氣味非常難聞。”能否在亭子碼頭投資,合伙人之間產生了較大的分歧。后來經過詳細了解,蔣偉軍得知南寧市近年來大力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要在2020年年底實現消除黑臭水體的目標。這讓蔣偉軍及其投資團隊吃下了“定心丸”。
“9月我在亭子沖邕江排水口看到,水質已經大為改善,從黑色變成灰色。到10月份,水質變得和邕江水基本一致了,聞不到任何異味。”蔣偉軍說,“這是個很大的驚喜!亭子沖流域治理工程非常及時給力,給我們投資者很大的信心。”據悉,該公司經營的游船及餐飲項目也將在近期開門迎客。
朝陽溪告別黑臭成市民休閑佳地
過去提起朝陽溪,市民都搖頭嘆息,這條又黑又臭的內河曾讓周邊居民煩惱不已。朝陽溪經過整治后,是否真正實現“脫胎換骨”?昨日,記者在友愛南路橋看到,橋下水流潺潺,周邊綠樹成蔭,市民在岸邊散步……如今的朝陽溪已成為縱貫城市中心區的“景觀軸”,構筑宜人的城市景色空間。
運德社區衛生服務站就設在朝陽溪旁。服務站工作人員介紹,沒有整治前,朝陽溪臭不可聞。兩岸原來有很多排污口,經過整治,現在排污口已沒有污水排出。
“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關鍵在排口,核心在管網。”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生態市政院水環境治理所副所長熊林表示,內河治理難點主要在于控源截污。相比南寧市其他河段,朝陽溪的問題更突出,“在污水處理能力建設方面,我們改變了以往集中處理為主的思路,改變為集中處理跟分散處理相結合,就近補充河道水源”。
在朝陽溪流域治理工程中,河道截污工程目前已完成,有效防止污水直排河道。朝陽溪污水提升泵站于去年9月20日開工,完工后每天可輸送8萬立方米污水至朝陽溪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的尾水再排入朝陽溪提供生態補水水源。朝陽溪污水處理廠位于安武大道邕大路口東北角,服務范圍約為G75高速、安園東路、秀安路、北湖路西一里、秀廂大道和邕武路合圍區域,設計服務人口數約13萬人,竣工后日處理量可達到10萬噸,計劃2020年底出水達到一級A標排放標準。朝陽溪二十八中至十三中暗涵段改造工程已完成95.5%,朝陽溪暗涵的防洪排澇能力由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并實現清污分流。
附近居民表示,朝陽溪整治好了,河岸周邊也變成了生態廣場,成為休閑好去處。
南寧市基本消除建成區黑臭水體
昔日的臭水溝,今日變身為濱水公園、城市風景線,亭子沖、朝陽溪等內河的巨變是南寧市治理黑臭水體成效的縮影。近年來,南寧市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關于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決策部署,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加大投資,補齊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開展黑臭水體全流域、全系統治理。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新擴建污水處理廠12個,新增日污水處理能力86萬噸,新建污水管網586公里,改造錯混節點6618個。內河流域影響水質主體工程、重點河段清淤工作基本完成,并實現將江北片區內河生態基流補水。
全流域治理方面,朝陽溪河道綜合整治工程量完成97%,亭子沖流域治理工程量完成99.3%,心圩江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量完成98%,那平江流域治理工程量完成85.9%,內河排口控源截污項目工程量完成99.1%。其余城市內河黑臭水體治理工程、馬巢河流域治理工程(一期)、水塘江綜合整治工程等正有序推進。
據今年10月水質抽測結果顯示,原普查發現的建成區38個黑臭水體河段水質已全部達標,竹排江及心圩江、朝陽溪、亭子沖等內河示范段逐步呈現“清水綠岸”效果,城市整體水環境明顯優化。
“南寧市建成區總共38段黑臭水體,基本實現了消除黑臭,這是一個重大成就。”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封寧表示,下一步,我區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科學謀劃“十四五”城鎮水務工作重點任務、重大舉措、重大工程,加快補齊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短板,不斷提升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完善黑臭水體治理10項長效機制,并以“河長制”為抓手,鞏固治理成就,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