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清湖晏,湖天一色,岸潔柳綠,目之所及一派活水繞城之美景。近年來,淮安市淮安區緊緊圍繞改造水環境,改善水生態,提升水質效,多部門聯合,多措并舉,同步推進,高效整合,城市水環境持續得到改善。
●加強源頭截控,減少水源污染
淮安區聚焦城市黑臭水體整治,蕭湖、板跳河、新泗河、清安河、老漁濱河、荷湖、文渠、西汪塘、老澗河等18條(處)水體被列入黑臭整治名錄,其中15條河道總長56公里,3處湖塘面積540畝,整治數量占全市黑臭水體的37%。
該區黑臭水體整治辦向全社會發出“共治黑臭水體,共享碧水藍天”的號召,加強黑臭河整治,改變沿線環境,保護沿線古跡,打造精品河道,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基本完成整治河道沿線景觀提升工程,還原河道歷史原貌,河湖水環境得到凈化和改善。
●強化岸線管制,清除違法設施
該區對全區流域性、區域性河道及飲用水源地開展專項執法巡查工作,有效遏制違法行為的發生,累計現場處理違法行為20余起。
結合淮河入海水道環境綜合整治、“大執法帶動大長效”活動及區“大拆違、大清除、大掃尾”專項整治行動,該區水利局聯合執法單位累計查處水事違法案件11起,拆除違建面積800余平方米、清除違章種植15000余平方米,清除阻水壩埂1處。開展占用碼頭清理整治工作,聯合多部門對里運河餐飲船進行清理整治,累計拆除三層磚混結構2284.80平方米的船樓及3500噸船體,清運200余車次建筑垃圾,徹底消除該餐飲躉船的安全隱患,進一步提升了里運河沿線水環境。
●實施河道“234”,改善水生態
淮安區以河湖長制為抓手,堅持生態優先,強化政治責任,深化河湖治理,著力解決河湖管理保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該區開展專項整治,凝心聚力推進問題整改,通過開展“百日攻堅”行動、“兩違三亂清四亂”專項整治行動等,減少河湖問題庫存量。結合區總河長、河長巡河,現場會辦督辦薄弱環節。開展里下河湖蕩藍洋科技生態園辦公用房專項整治,專項整治里下河湖蕩種植結構改變問題,恢復違規種植水面近12萬平方米;對灌溉總渠朱橋豬場進行整治,實地現場會辦,立即進行拆除,減少水體污染;重點推進京杭運河綠色航道建設。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范區建設是江蘇交通強國建設十大樣板之一,也是淮安市2020年中心城市重點項目,其中淮安船閘橋至蘇鹽井神段作為示范區先導段予以重點打造。截至目前,該區已拆除吊機20個,拆除河堤廠房1500平方米,清運砂石4萬噸,清理場地18000平方米,后續景觀綠化建設有序推進。
●深化河道管護,維護水體安全
淮安區城區河道12條近60公里,岸線整潔、河面清理和保潔工作面廣量大。為確保河道管護到位,該區水利局對城區各條河道制定專項整治計劃,進行河湖岸坡復綠、河道整治,將河道分片分段劃分,河道保潔任務逐一落實到每一個保潔人員,實行常態化管護,對重點河道內的垃圾和水生植物,均采取人工打撈的辦法,對河道各類垃圾做到日見日清。
針對里運河城區段河堤雜草叢生問題,區水利局新購置4只除草破碎船,加強對里運河、清安河保潔力度,多次組織精干力量,租用挖掘機等機械設備,對重點、難點河道不定期開展專項整治,并落實責任單位做好常態化管護工作,確保城區河道排水暢通、水面潔凈、岸坡青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