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江蘇省揚州市江都水利樞紐考察,了解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和江都水利樞紐建設運行情況。他強調,南水北調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北方地區用水困難,但總的來講,我國在水資源分布上仍然是北缺南豐。要把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同北方地區節水緊密結合起來,以水定城、以水定業,注意節約用水,不能一邊加大調水、一邊隨意浪費水。
南水北調工程,是為緩解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惡化狀況、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的重大戰略性基礎工程。以北京為例,數據顯示,南水進京前,北京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100立方米,遠低于人均水資源500立方米的極度缺水線。南水進京后,全市人均水資源量提高到150立方米左右,近3年平原區地下水埋深回升2.72米,日漸干涸的濕地湖泊水量豐盈起來。
供水格局改變: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00萬人
自2014年年底南水北調中線江水進京以來,近七成用于自來水廠供水,還有部分補充進了密云、懷柔、大寧、十三陵等大中型水庫,同時為城市河湖生態補水、回補地下水,不僅使北京的供水格局發生轉變,而且緩解了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等一系列問題。
南城居民王滿倉喝了大半輩子地下水,過去家里用的鋁制水壺常常滋生水堿,需要定期用鑿子鏟堿塊,每次都能鏟出一小堆兒。自打南水進京,6年了,王滿倉再也沒摸過家里的鑿子。
“原先總說咱北京的水硬,燒開后水垢多,有時喝到暖瓶底兒的水都牙磣。” 北京市水文總站總工程師黃振芳解釋,“實際上,這與過去供水高度依賴地下水有關。距地表越近的水,與地面和大氣越接近,能夠快速更新,而埋藏越深的‘老水’,循環慢,總硬度、礦物質含量都會相對較高。”
現在,為北京城區供水的主力水源逐漸由地表水、地下水置換為南水,實現了本地水、外調水雙水源供水。截至目前,北京接收南水累計超過58億立方米,其中,38.7億立方米源源不斷地進入9座水廠,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00萬人。
泉眼復涌:地下水儲量增加了2.6億立方米
王振武的家,在僅有100多口人的昌平區延壽鎮連山石村,村民們祖祖輩輩過著下河挑水、自給自足的日子??墒牵搅松鲜兰o90年代末,從上游流過來的水越來越少,水位也越來越低,“舀起一勺水,足有半勺泥”。
這還不是最糟的。2000年左右,河中的大小泉眼沉寂下來,河道漸漸成了垃圾遍地、雜草叢生的荒地。河干了,泉涸了,村民們只好家家挖起了自備井,過上了喝井水的日子。
2019年入汛接連下了幾場雨后,王振武發現,干涸了近20年的老泉眼,竟然有水往外涌。為了保護這失而復得的泉水,村里特意用石頭將泉眼圈起。如今,泉眼日以繼夜噴涌,圈出的水面面積已達200平方米左右,水深約1米。
泉水復涌并非偶然。數據顯示,今年9月末,北京市平原區地下水埋深平均為22.49米,與2015年同期相比回升了3.68米,與2019年同期相比回升了0.50 米,地下水儲量增加了2.6億立方米,實現了連續5年回升。
“所謂埋深,就是地下水的水面與地面的距離。”黃振芳介紹,“地下水水位抬升后,必然會出現泉水復涌。”根據普查,北京共有900多個泉眼,之前很多都干涸了。隨著地下水水位快速回升,“昌平區的連山石村、延慶區的艾官營村、懷柔區的百泉山、門頭溝的陳家莊都有泉眼恢復噴涌。” 黃振芳介紹,2015年以來,北京市多措并舉,通過用好南水、壓采地下水、河道補水等措施,使地下水進入了快速恢復期,“以后,泉水復涌會成為常態。”
河流復活:涼水河流域建成10座大型再生水廠
天氣晴好的時候,在涼水河邊住了20多年的閆黎明總是會掏出手機,拍下一組濱河美圖上傳到朋友圈。說起過去的涼水河,閆黎明忍不住皺起眉頭,“那就是條臭水溝……”天熱的時候,河邊的住戶都不敢開窗,“就這樣一股股臭味還直往屋里飄呢。”
有了南水作為城市供水的基本保障,北京的河湖污染治理也隨之提速,涼水河被當做一條樣本河道成了治理重點。
為了讓生活污水不再直排入河,涼水河流域建成10座大型再生水廠,日污水處理能力超過200多萬立方米。到2018年年底,涼水河沿線再無污水入河,而源源不斷注入河道中的,是經過再生水廠處理過的高品質再生水。“臭河”再現水清岸綠,岸邊的居民終于可以打開臨河的玻璃窗,盡情呼吸清新的空氣。
涼水河重現生機,是南水北調工程修復水生態、改善水環境的縮影。北京市加快水污染防治的步伐,越來越多的河流正逐步恢復生機。除了將凈化后的再生水補入河道作為景觀用水,隨著地表水資源開采力度的下降,一些昔日干涸的河道被活水重新注滿。
根據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北京市將形成外調水和本地水、地下水和地表水聯合調度的多水源供水格局。此外,按照“節、喝、存、補”的用水原則用好用足南水,緩解北京本地水資源短缺的壓力。到2020年,基本實現城鎮污水全收集、全處理,重要河湖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由現在約57%提高到77%。到2035年,全市城鄉污水基本實現全處理,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95%以上,逐步恢復水生態系統功能,成為天藍、水清、森林環繞的生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