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舉行,德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趙華介紹,“十三五”期間,德州市污染攻堅成效顯著。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確定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之一,也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今年作為三年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統籌推進疫情常態化防控、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群眾的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顯著增強。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以作風轉變推進降塵抑塵,全面深化“六個100%”防控措施,對255家工業企業堆料場、商混企業實施揚塵“清零”行動,完成鋼鐵、建材等各類無組織揚塵治理項目212個。以人、車、路、油全方位加嚴移動源管控,劃定禁行、禁用區域,推進加油站、油品倉儲和批發企業監督檢測全覆蓋。7101臺柴油貨車安裝OBD監控裝置,淘汰國三及以下柴油貨車8714輛。嚴格管控非道路移動機械,13961輛完成編碼登記。以科技引領助推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推進853家涉VOCs企業治污設施規范提升。以清潔生產、清潔取暖促進壓煤控煤,鞏固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清零”治理成果,307臺燃氣鍋爐完成低氮燃燒改造,實施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改造29.1萬戶,三年規劃44萬戶全部完成。以全面管控推動應急減排措施落地見效,6169家工業企業、426個施工工地、116.3萬輛移動源全部納入清單動態管理。
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強化“點源+入河支流+河流斷面”全流域巡查監管,2020年實施生態修復、雨污分流等重點項目40個,29個項目納入中央水污染防治項目儲備庫,批復總投資24.18億元。樂陵、慶云強力推進雨污分流、河道聯通工程,實現雨污分流全覆蓋,在全省走在前列。建成人工濕地23處,約1.04萬畝,每日凈化水量120萬噸。4619個村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驗收,占比60.5%。863個村完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完成238個重點行業企業用地信息采集和風險篩查。建立更新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名錄,加強在產企業土壤環境管理。規范392個地下水監測井建設,定期開展監測,重點加強6個化工集聚區及周邊地下水污染防控。全市危險廢物綜合處置能力26.7萬噸/年,建設能力滿足當前處置需求。5家垃圾焚燒發電廠基本建成,齊河、樂陵已點火投運。同時,著力加強疫情防控期間醫療廢物處置監管,堅決守住環境安全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