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務局會同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委于2019年啟動了全市域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組織各區全面排查出567條黑臭水體,利用兩年時間進行治理。截至2020年底,567條黑臭水體已全部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消除黑臭現象,有效提高了人民群眾房前屋后水環境質量;部分具備條件的黑臭水體在治理完成后,進一步改造成為魚塘或村內小公園,為周邊村民增收和休閑娛樂提供了有利條件。
針對本輪排查出的黑臭水體數量較多、治理難度較大等實際困難,市水務局全覆蓋、全過程對接指導各區“一河一策”方案編制和治理工作,突出控源截污,綜合選用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等舉措,結合區域規劃、產業調整等,標本兼治治理黑臭水體。借助河湖長制平臺,圍繞控源截污等重難點問題,與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城市管理等多個部門深入對接,共享數據、協調進展、合力攻堅。建立完善周報制度,實行動態臺賬管理,及時掌握工作進度;結合河湖長制考核和暗查暗訪,抽查水體219條,發現問題督促相關區立知立改。對治理完成的黑臭水體,組織開展效果評估、編制長效養管方案,制定養護管理標準,明確績效考核及問責機制,加強后期養管,切實鞏固治理成效。主動向社會公布黑臭水體名錄和監督舉報電話,每半年組織各區公布黑臭水體整治進展,以公眾滿意度測評作為整治效果評估主要依據,倒逼各級河湖長切實履職盡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