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住建局協調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和海綿城市建設,助力節水型城市創建,順利完成相關工作任務。
我市堅定不移貫徹“兩山”理論,堅持“廠、網、河”系統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同步實施了黑臭水體整治工程、增加城區污水處理能力工程、老城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中心城區主河道水活工程等。完成了市中心城區建成區范圍宋湯河等12處黑臭水體的整治;并通過了省級驗收,通過一系列整治措施, 2018年以來,共獲得省級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5800萬元。結合城市水環境治理,我市同步實施沿河景觀帶、水系公園、城市綠道、海綿城市建設等,在改善水環境的同時,增加市民健身休閑場所,提升城市排水防澇能力,增加空氣濕度,緩解了熱島效應,優化產業結構,切實改善了城市人居環境。
2017年以來,我市先后已編制完成《亳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下發了《亳州市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在項目設計方案階段要求專項篇章設計,并要求過程中建設落實。亳州市共建成含海綿城市建設內容的主要項目有33個,重點以水體整治、公園建設、住宅小區和道路建設為主,正在實施的項目有63個,建設服務面積5.45平方公里,重點以住宅小區和市政道路建設為主。已完成海綿化建設服務面積共14.40平方公里,圓滿完成目標任務。其中陵西湖公園項目先后榮獲安徽省“城市設計(雙修)”、“海綿城市”示范工程榮譽稱號;第八屆艾景獎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大賽“年度杰出景觀設計獎”及“最佳人氣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