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 秀山自治縣積極加大海綿城市建設,建成海綿城市面積8.8平方公里,圓滿完成試點建設任務。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稱之為“水彈性城市”。
近年來,該縣根據《重慶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法》,結合城市地理環境和水文特征,以“新城舊城兼顧,地上地下結合,生態修復、功能修補并舉,因地制宜、綜合施治”改造思路,開展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共投入建設資金12億元,實施了8大類64個建設項目,從透水鋪裝,到屋頂綠化、雨水斷接、生物滯留帶、雨水花園、硅沙蓄水池建設等,進行全方位建設,系統性、協同性地解決城市水環境、水生態、水安全和水資源問題,對城市生態系統進行修復和重建,建成海綿城市8.8平方公里,城市品質得到大幅提升,為建成“武陵山最美城市”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