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茂名市治水答卷出爐,2020年我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地表水環境污染指數同比下降39.01%,改善幅度排名全國第五。
水是生命之源,是廣大居民須臾不可離的必需品。抓好水污染治理,一方面關乎城市“里子”形象,另一方面則事關廣大居民群眾的飲水安全。一直以來,我市持續抓水污染治理,從狠抓國考斷面達標攻堅到開展鄉鎮及以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清理整治,從深入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再到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步履不停、成效顯著。
水污染的治理難度是比較大的,一是污染擴散速度快,由于水的延展性與滲透力強,污染一旦發生,隨著地下水的向下滲透以及地表水的大循環,污染物很快就可以染及污染源附近的較大區域。二是溯源時間長,河道的排口多,結構錯綜復雜,要對污染排口進行排查的花費時間較久。
筆者發現,水污染治理與我們日常拖地清潔有著相似的處理智慧,下面筆者從拖地的“清污、截污、溯源、清源”的四步清潔步驟的微視角來看水資源污染治理。
一是及時清污。屋子里發現一灘渾水,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使用拖把先把看到的臟水污漬拖干凈。而水資源出現污染時,第一步也是需要清污,減少河道水田的內源污染,盡可能降低既有水污染對河道與農田的傷害程度。
二是抓緊截污。用拖把拖地過程中,發現臟水仍舊源源不斷涌出,則必須再拿多幾把拖把堵住臟水繼續蔓延,免得把整個屋子都弄臟。在水資源治理過程中,如果污染的體量較大,就需要抓緊鋪設截污管網截留排口污水,削減河道污染負荷。
三是精準溯源。在用拖把控制住涌出的臟水后,就要從臟水的流動方向追溯它的源頭了,是家中泡茶臺的水箱漏水了還是泡腳桶打翻了?在水資源污染溯源過程中可能就沒有那么簡單了,這時候,就需要充分運用新技術、新設備,特別是在易被忽略的區域,采用新科技如三維激光掃描、QV探查、染劑投放觀測等新技術,摸清每個排口情況,找出雨污合流、錯接亂接、偷排亂排等問題點。
四是正本清源。最終發現,家里的“水禍”原來是角落的飲水機漏水造成的,那就要把水箱及時卸下,抓緊找師傅來維修或者是重新購買一臺。在水資源污染治理中,發現了污染源,對涉事企業與涉事人員必須進行嚴肅教育處理,列出整治清單,指導與督促他們及時把問題整改到位,將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網。
此外,在治污后,一方面要加強監測監控,采用智慧化、科技化手段,發現問題后立即反饋溯源整治,實現水污染監控自動化、快速化、信息化。另一方面要加強宣傳教育,明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讓潛在的污染者知道違法行為不僅可能招致罰款與牢獄之災,還會面臨“天價”賠償,發揮威懾作用,從源頭上減少水環境損害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