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長江中下游平原南岸的益陽,跨越資水中下游,處沅水、澧水尾閭,水系發達,水文資源豐富。為守護好一江碧水,農發行益陽市分行積極為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提供金融支持。自2016年以來,該行累計投放長江大保護貸款40.97億元,貸款余額32.83億元,有力支持了資水流域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工程綠色發展,全力打造“水利銀行”金字招牌。
聚焦生態修復,河更美了
為改善資江流域水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該行重點支持了資江的一級支流--桃江縣志溪河流域綜合治理建設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為5.19億元,2020年12月已審批投放2億元。
項目主要對志溪河流域進行岸線治理、新建生態護岸、生態步道及污水管,并對志溪河流域周邊地塊進行生態環境治理,以全面改善水環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河道清淤28.5公里,底泥清挖389.03萬m3,截污干管及污水管網工程64801米,配套建設護岸綠化、游步道等,生態環境治理面積852424.66平方米。項目建設將穩定區域生態環境,推進水災害綜合防治、水資源節約配置、水生態保護修復,同時可通過不斷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提高城市功能與品質,改善區域環境質量,提升城市人民生活質量和招商引資環境,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協同推進。
聚焦城市宜居,岸更綠了
益陽生態資源豐富,該行主動策應當地政府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作,充分發揮政策屬性,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創新綠色金融信貸。2019年,大通湖中心城區一河兩岸綜合整治建設項目應運而生。
該項目建設內容為大通湖老三運河東段及其兩岸河道整治、道路及配套管網、綠化、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總占地面積367.55畝。項目建成后對改善城區環境、緩解大通湖中心城區水污染現狀、加快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沿岸土地的增值空間積極增益,同時將不利自然條件變為天然景觀勝地,對提高城市整體品味,為發展生態觀光和旅游業提供更好的基礎條件,促進了城市經濟與生態平衡發展。
與此同時,為推動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建設,該行結合支持長江大保護目標任務,積極圍繞城鄉建設用地做文章,2020年9月23日,向益陽市興益水利水電建筑有限責任公司發放了6800萬元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貸款。項目涉及7個鄉鎮,共430個拆舊地塊,總面積79.85公頃,建設內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與排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和農田防護及生態環境保持工程。通過建新拆舊和土地整理復墾等措施,在保證項目區內各類土地面積平衡的基礎上,最終實現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耕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城鄉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標。
聚焦水體改善,水更清了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人口和工業企業逐步增加,生產生活中產生的工業廢水和居民的生活污水處置迫在眉睫。該行重點支持的安化縣資江流域黑臭水體整治工程PPP項目,貸款金額13.5億元,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柳溪、辰溪、梅城洢水等黑臭水體整治和縣域及鄉鎮污水、污泥處理項目建設。其中,黑臭水體河道治理全長14.6km,建設截污管網50.37km,清淤50.18萬m ,河道生態構建13.8萬㎡,配套海綿式綠化和道路48.46萬㎡;污水、污泥處理處理規模13.83萬m /d,18t/d。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改善安化縣內資江及其支流水體質量,同時提升安化縣整體城市形象,產生良好的生態效應及社會經濟效應,促進安化縣人口、資源、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除了黑臭水體整治建設,該行還積極支持了沅江高新區污水處理配套設施、桃江縣城規劃區第三污水處理廠等一批城市污水處理建設項目,這類工程集污水處理、污泥處理、尾水排放施工及綠化于一體,建成后將配合污水管道提標改造進一步滿足污水處理需求,助力盤活地方水利資源。
聚焦碼頭建設,航運又“活”了
水路航運是較為經濟、環保的運輸方式之一。曾幾何時,益陽因水而興,一個個碼頭帶來了商賈云集和人潮涌動,益陽因此成為湘中北地區資水流域一顆璀璨的明珠。
益陽港是益陽資水流域沙石、貨物集散中心,自然條件十分優越,但港區曾經的碼頭建設標準低,裝卸設施簡陋,不能滿足水運發展的需要。
益陽港清水潭千噸級碼頭項目公開后,農發行益陽市分行迅速上門溝通、協調,把該港口列為重點服務對象,申請發放了2.5億元項目貸款,支持碼頭2個千噸級泊位和堆場的建設,使碼頭吞吐量提高到60萬噸。
據項目方介紹,過去落后的港口設施使得資水流域大量的貨物只能棄水走陸,嚴重制約了當地企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不僅成本大、運輸周期長,還浪費了能源,破壞了環境,損壞了公路。碼頭建成后有利于充分發揮益陽的水運優勢,更便于資水流域大宗、大件貨物運輸,與長江干線相連,形成“干支直達、江海聯運”的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