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茂名市生態環境局化州分局依法履行轄區生態環境保護統一監督管理職責,堅持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依法監管,依法保護生態環境,化州市環境質量持續好轉。該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鑒、羅江水質符合國家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鑒江江口門國考斷面穩定達標。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8.3%,空氣質量持續達標并為近年最好。
打好藍天保衛戰
該局以工業污染、燃煤污染、揚塵污染、機動車尾氣污染、面源污染等五大污染源為防控重點,全面開展嚴管、嚴查、嚴控等措施,大力加強管控,確保空氣質量不斷改善。
加強揚塵污染防治。建立聯合巡查制度,加強對各類建筑、道路施工工地揚塵巡查、管控,市區在案建筑工地均配備灑水和噴淋設備。加大“散亂污”工業企業(場所)整治力度,已組織對43家“散亂污”工業企業(場所)綜合整治情況進行復查,鞏固整治成果。開展重點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全市共6家,已全部完成銷號。已完成3個用車大戶企業車輛檢查整治任務。開展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專項整治工作,目前已檢查加油站33家。
打好碧水攻堅戰
該局領導高度重視,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加強監管和協調,突出抓好水污染防治,確保化州市飲用水安全。
嚴格貫徹落實上級要求,加強通報督辦。根據省的要求,明確目標任務和工作責任,確保全市斷面水質持續達標。持續開展“河長制”斷面水質監測,并定期對監測結果進行通報,向相關鎮(區、街道)人民政府(管委會、辦事處)發出預警函。
加快村級生活污水凈化處理設施建設。該局積極與PPP中標單位對接,推進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重點推進81條自然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明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并督促3家中標公司加快對納入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整體打包PPP項目的1638條自然村開展污水治理工作。對納入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整體打包PPP項目的1638條自然村優化方案實施;經請示化州市政府同意,由化州市財政撥付資金,委托有關第三方制訂南盛街道、麗崗鎮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設方案,科學篩選并采用適合本地區的污水治理模式、技術和設施設備,證實可行后將全市推廣;編制《化州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指引》,督促指導各地做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規范污水設施建設,建立管護長效和多元投入保障機制。
持續開展畜禽養殖面源污染整治。加強巡查管控,嚴厲打擊生豬養殖污染“反彈回潮”。建立回頭查機制,印發相關通知,要求各鎮(區、街道)報送畜禽養殖場重新排查清單相關資料,2020年12月全市禁養區養殖場有277家,限養區、適養區養殖場有3866家。截至2020年12月31日,禁養區養殖場已關閉276家,限養區、適養區養殖場已有3866家完成整治,完成率100%。
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通過“查、測、溯、治”等一系列動作開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截至目前為止,該市入河排污口已全部完成整治。
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工作。重點對播揚河、楊梅河、平定河、羅江(林塵鎮段)、麗崗河、中垌水、白梅河開展中小河流疏浚治理。化州市河長辦定期開展水浮蓮等有害水生物的集中治理,堅決打贏水浮蓮的“殲滅戰”。
強化工業污染源頭防控。全面推進工業園區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建設,楊梅工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建成投入運行,河西工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主體、管網基本完成,設備也在同步安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