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高環境風險工業企業密集分布,與飲用水源犬牙交錯,企業生產事故引發的突發環境事件居高不下,水環境風險不容忽視。”在生態環境部30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該部總工程師、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強調,近年來我國水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顯著進步,但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領域仍存在突出短板,亟須補齊。
張波表示,“十四五”時期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著力推動水生態環境保護由污染治理為主,向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等要素協同治理、統籌推進轉變。為此,生態環境部將鞏固深化劣Ⅴ類斷面、工業園區綜合整治、“三磷”行業污染治理、排污口排查整治等專項工作,深入開展長江、黃河等重點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在湖泊開放水域開展水生植被恢復試點,探索建立人水和諧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相應的環境管理體系;推動建立包括全國—流域—水功能區—控制單元—行政轄區五個層級的流域生態環境空間管理體系和行政轄區責任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