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排水設施,有著“城市生命線”的美譽,某種程度上,排水系統的完善與否已經成為衡量一座城市是否先進的關鍵所在。尤其是在極端天氣越來越多、暴雨隨時會傾瀉而下的夏季,排水系統的作用更是至關重要。為提升我市道路排水能力,近日,市市政管理服務中心組織武漢路片區、五洲湖南片區、八一路片區、陶然路周邊、機場片區5項積水點治理工程陸續進場開工,全面打響今年城區積水點治理戰役。積水點治理工程日前進度如何?何時施工完畢?臨報融媒記者就此進行了走訪。
現場:
管網改造工程 如火如荼進行中
居住在蘭山區柳青街道兵圣路、蘭陵路、孝圣路等道路周邊的市民都知道,五洲湖南片區幾條道路路面一遇大雨就易短時積水。為提升五洲湖南片區的排水能力,補齊排水系統短板,近日,市市政管理服務中心在兵圣路、蘭陵路、算圣路等道路上新建雨水方涵。
4月15日,臨報融媒記者跟隨市市政管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趙文磬來到算圣路(書圣路至兵圣路路段),發現該處路段已被綠色擋板圍住,正在進行封閉施工改造。走進施工工地,記者看到施工現場數名工作人員正操作著機械車對路面進行銑刨、基坑開挖支護等工作。雖是剛開工,但記者看到封閉路段東側原有的水泥路已經被銑刨機挖出一條寬約2米、深約3米的地溝。
“其實長期以來,五洲湖以南片區汛期雨水會先排入五洲湖,再通過泵站強排至柳青河,由于整體地勢低洼,匯水面積大,湖水水位頂托,導致多處道路排水不暢。”趙文磬告訴記者,此次積水點治理工程會在蘭陵路(府左路至柳青河西路路段)、兵圣路(蘭陵路至算圣路路段)和算圣路(書圣路至兵圣路路段)新建3條方涵共計2.8公里,形成2條新的排水通道。
“項目于4月中旬開工,預計主汛期來臨前完工。”趙文磬介紹,項目完成后,雨水會直接排入柳青河,同時,項目還將改造2處沿湖排口,屆時將大幅提高排水效率。“此外,汛期結束后,我們還將對五洲湖進行建成以來的首次清淤,清理湖內底泥,在提升蓄水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改善湖水水質。”趙文磬說。
進度:
大部分工程6月底前投入使用
除了五洲湖南片區積水點治理工程外,近日,我市武漢路片區、八一路片區、陶然路周邊、機場片區等積水點治理工程也已經陸續進場開工。
“多年來,蘭山區老城區的臨沂人民廣場片區(北至解放路、西至通達路、南至陶然路、東至沂蒙路)受火車站和開挖難度大影響,未形成南北走向的排水通道,且片區管網建成年代早、管徑小,整體排水能力不足,遇強降雨時,片區內澇嚴重。”市政管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王軍強告訴記者,在我市啟動火車站遷移改造工程后,市市政管理服務中心經過多次現場論證,制定了實施八一路片區積水點治理工程的計劃。
“八一路片區積水點治理工程是今年投資最多、涉及范圍最廣、工程量最大的工程。”王軍強介紹,該工程沿八一路(銀雀山路至陶然路)新建排水方涵3.86公里,形成排水主通道,并配套建設新華路、紅旗路等8條路段管道4.58公里,系統收集片區雨水,待火車站完成遷移改造后,連接新建沂蒙路排水方涵及強排泵站,最終排放至陷泥河,有效緩解臨沂人民廣場片區積水問題。
記者獲悉,為高效推進工程建設,市市政管理服務中心對每個工程成立工作專班,加強對工程的全過程管理。“我們會督促施工單位嚴格落實安全文明施工規定,做好大氣污染防治,落實密閉圍擋、灑水降塵、物料覆蓋等措施,確保作業安全。”王軍強說,市市政管理服務中心會加強施工質量管控,對每項工程明確節點、掛圖作戰。除八一路片區工程力爭在主汛期完成外,其余工程6月底前投入使用。
保障:
多措并舉減少施工影響
記者注意到,今年的積水點治理工程均位于我市核心地段和重要區域,施工道路周邊人口密集、車流量較大,交通壓力大。怎么將施工產生的交通等影響降至最低?王軍強介紹,施工前,市市政管理服務中心采取了張貼告知書、遠端提示等多種措施,全力降低施工產生的影響。
“我們在工程進場前,派人對片區內單位、社區和沿街商鋪等進行走訪和詳細勘查,發放、張貼了施工告知書,爭取市民理解。”王軍強告訴記者,除爭取理解外,在施工期間,他們將科學劃分施工標段,合理采取全封閉或半封閉施工。
“同時,我們還根據交通情況組織了方案,與交警部門進行現場詳勘,制定了‘分段封閉、遠端提示、路口分流、現場管制’的方針,在小區、單位等出入口設置交通導向牌,協調智慧停車管理單位夜間向附近居民免費開放停車位,制定了應急車輛通行保障預案,全力保障交通安全。”王軍強說,因施工帶來的不便,請廣大市民予以諒解、配合,同時希望市民再克服一段時間。
對于家門口施工帶來的不便,家住八一路江南映象小區的市民李女士表示理解:“在這里住了4年多了,每年一到七八月份雨水季節到來的時候,就擔心下雨,只要雨下得大了點,我們小區門口的道路滿街都是水,嚴重影響我們的交通和生活。排水管網改造后,將給我們的出行帶來很大的方便,我們都很高興。”李女士說,管網改造是造福于市民的重大舉措。
提醒:
市民應保持排水管涵清潔
從事排水工作16年,趙文磬參加過無數次應急搶險,他告訴記者,路面積水想要快速排除,并非一件易事。“其實積水從在路面上積聚到最終排入河道,要闖過一道又一道的關,包括井箅子、地下排水管道、地下雨水方涵等。每一關都非常重要,只要有一道關遭遇卡殼,就會最終影響到積水的排除。”趙文磬告訴記者,多年來,他最大的感觸就是希望市民一定要注意保持排水管涵的清潔。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沿街門店經營者將門前的雜物、垃圾掃進下水道。殊不知,雜物和垃圾積淀后勢必影響排水。”趙文磬說,正常情況下,排水井箅子的進水口每秒鐘能排掉10立方米水,如有雜物堵塞,會大幅影響排水效率。
“有些街邊大排檔,半夜營業完,順手就把裝著各種廢料的垃圾倒在了路邊的井箅子里,里面的油垢、一次性筷子等垃圾很容易就進入地下排水管道。”趙文磬說,有意無意扔下的一個飲料瓶、傾倒的一袋垃圾,都會成為影響城市排水功能的隱患。因此,一旦井箅子被堵塞,積水將無法排除。
除保持排水管涵清潔外,趙文磬還呼吁市民一起行動起來,抵制不文明行為,共同維護好城市排水管道,愛護公共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