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東市生態環境局采取電話舉報、現場查勘、水質采樣分析等方式向城市黑臭水體“亮劍”,持續改善城市水環境,不斷提升城市生態宜居水平,切實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展現城市美麗形象的發力點。
據了解,為提高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標準,海東市生態環境局督促全市各縣區實施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目前,樂都區、平安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互助土族自治縣和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污水處理廠均已完成提標改造工程,在線數據有效傳輸,出水水質標準由一級B提升為一級A。樂都區、民和縣、互助縣建成污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濕地并已投運,進一步深度凈化了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市生態環境局督促海東工業園區加快工業廢水處理設施建設,對建設滯后的海東工業園區進行涉水企業區域限批。截至目前,海東工業園區平西經濟區、樂都工業園、民和工業園、互助縣綠色產業園均已建成工業廢水處理廠并完成驗收,解除了海東工業園區涉水企業區域限批事宜。
同時,在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建設方面,對我市7條重點支流啟動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項目,其中平安區白沈溝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項目及祁家川管網建設項目已全面建成,樂都引勝溝、民和巴州河、互助塘川河、化隆回族自治縣巴燕河、循化清水河等項目正在建設,預計今年6月全面建成。
為摸清湟水河入河排污口底數,以生態環境部啟動黃河入河排污口排查試點工作為契機,我市完成了無人機飛行航測任務和人工排查工作,累計排查湟水河入河排口點位數540個。下一步將對湟水河入河排污口開展溯源排查,加強控源截污,扎實推進消除城市黑臭水體的殲滅戰。
“今后,我們將統籌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治理城鄉生活環境,推進城鎮生活管網全覆蓋,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將流域污染防治方向轉向良好水體保護方向,同時配合生態環境系統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采取不定期日常監管,對污水處理廠、涉水企業、規模化養殖場污水處理設施、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隱患等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相關部門整改,對涉及生態環境違法的企業或個人,依據相關法律條款從嚴處理。”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