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強化環小海鎮、村、組三級干部全面了解小海綜合治理項目開展情況,以及發動環小海周邊群眾理解、支持、參與小海生態治理,6月1日,萬寧市召開小海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動員會。
市生態環境局、市資規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局、萬城鎮、后安鎮、和樂鎮等單位負責人及沿海村組干部參會。
王振羽主持會議。
會上,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吳毓波詳細介紹了關于小海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整體情況及南汊道恢復工程等內容。據介紹,目前環小海周邊已清退養殖池塘8277畝,占總量的97%;魚排網箱退出23826口,占總量的97%。小海已種植紅樹林428畝,主要分布在周家莊片區。南汊道恢復工程施工單位已進場,計劃今年6月份開工。同時港北口門拓寬和港北漁港避風錨地工程也正在開展前期工作。萬城鎮、和樂鎮的污水處理廠已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萬城鎮污水處理廠每日處理污水3萬m3,和樂鎮的污水處理廠每日處理污水1600m3。通過初步整治,目前小海的水質已經有所改善,小海水質已從劣四類上升為三類水質,小海周邊群眾也反映目前小海的魚蝦數量比兩年前的魚蝦明顯增加。
針對藍灣項目情況,市資規局黨組書記唐敏智從項目資金、建設周期、項目意義等多方面詳細介紹了該項目有關內容。據介紹,萬寧藍灣項目總投資5.09億,其中中央資金2.3億,地方配套資金2.79億,項目建設主要內容是在小海沿岸退塘退排范圍內種植紅樹林3385畝,項目建設周期為兩年,管護期為三年。該項目于去年11月13日開工,是小海流域環境綜合治理的一個子項目,也是萬寧市重點工程項目, 據初步統計,目前該項目已在周家莊沿岸、港尾沿岸、新龍、英文、英豪沿岸完成圍堰17651米,起壟面積 1130多畝,種植紅樹林約500畝,今年計劃完成種植紅樹林1000畝。
隨后,和樂鎮黨委書記鄭忠發代表各鎮作表態發言,來自和樂鎮、萬城鎮、后安鎮6位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小組組長代表也相繼作表態發言。他們表示,堅決服從上級部門的決策部署,配合好小海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相關工作,積極向村民宣傳小海流域生態環境修復的好處及了解村民的合理訴求,并及時向上級部門反映予以幫助解決,取得廣大群眾對小海流域生態環境修復項目的支持。同時將全力協調推動項目開展,不折不扣的完成小海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等項目中涉及自身的各項任務。
吳明陽作動員講話中指出,小海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涉面廣、時間長,是關系到萬寧今后長遠發展、老百姓生存發展的大計,此次會議也是市委書記賀敬平親自安排、審批的會議,是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的會議,希望參會人員要引起重視,并結合自身工作,深入領悟和把握會議精神。
吳明陽指出,小海作為萬寧市主要的水產養殖基地和糧食基地,養育了周邊村莊世世代代的百姓,是名副其實的“聚寶盆”“錢袋子”“米袋子”,小海在萬寧人民的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但由于近幾年成片的魚塘、漁排侵占海面,小海的面積正在變小,由原來的約49平方公里“縮水”到現在的約43平方公里,此外,每年約有10多萬方的泥沙從河流注入小海,造成小海淤積,海床抬高,水量逐漸變少。同時城鎮和農村生活污水、養殖尾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小海,造成小海水質日益變差,小海正面臨著嚴峻的生態問題,治理恢復小海理應刻不容緩。
吳明陽要求,在小海問題上,要打好綜合治理和穩步推進的組合拳,要緊緊圍繞紅樹林修復工程、拓寬港門口、南汊道恢復工程、小海周邊污水截留工程、河流治理工程、老百姓轉產轉業等方面開展治理工作。相關責任單位要認識到位,上下同心,全力以赴推進小海治理工作,同時要積極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號召群眾要正確認識該項工作是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要引導有關群眾有訴求和困難,必須要通過合法合理合情的手段提出,相關部門也要認真研究做出答復,堅決不允許任何人觸碰法律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