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是雄安新區建設的重要一環,當下進展如何?
白洋淀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南水北調中線容雄段東側約18公里處。自2017年4月1日建立雄安新區以來,白洋淀的變化備受關注。中新網記者近日實地走訪正在建設中的雄安新區時了解到,作為雄安新區67個重點環保項目之一,萍河生態治理項目已驗收達標,正式交付。
萍河流經雄安新區主城區西南部,是“九河下梢”白洋淀的九條入淀河流之一,是雄安新區最早規劃、最快實施、最早交付的流域治理項目之一。
據悉,改造治理前,城西污水廠排放的尾水流經8公里長龍王跑明渠后排入萍河,沒有實現達標排放。為兌現“不讓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的承諾,河北省省長親自掛帥督辦萍河水環境治理工作,中央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專門為該項目提供全部資金保障。項目招標信息公布后,吸引了眾多實力雄厚的公司關注。中信集團發揮協同優勢,中信銀行石家莊分行與中信環境投資集團迅速響應,收集項目信息的同時抓緊準備投標文件。中信環境召集技術專家深入分析萍河流域治理的技術關鍵節點,準備流域治理方案,最終中信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一舉中標。
萍河生態治理工程沿污水流動路徑—龍王跑明渠建設7萬平方米河道走廊濕地、1.5萬平方米“潛流濕地”及5,200平方米生態浮島,治理水域面積約22萬平方米,治理庫容水量約80萬立方米。據中信環境投資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松介紹,萍河生態治理項目計劃于2019年10月開工,2020年6月完工。中信環境克服突發疫情影響,于2020年11月實現試通水并驗收達標,2021年上半年正式交付。目前,萍河已構建由多種水生植物、水生動物、微生物共同組成的多層次水生物鏈,通過生態系統自身的修復能力使污水在“地表推流”過程中去除污染,進而實現涵養生態、提升景觀、優化棲息地的生態治理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