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7日,中建五局長沙市圭塘河井塘段城市“雙修”與海綿示范公園項目主體建設已完成。
6月17日,記者走進長沙首個海綿城市示范公園——雨花區圭塘河井塘段城市“雙修”(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及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公園項目(簡稱“圭塘河海綿示范公園”),只見水流潺潺、風光旖旎,各類植被相映成趣,漫步河邊步道,如在畫中徜徉。
圭塘河全長28.3公里,流域面積125平方公里,是長沙市唯一的城市內河。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沿岸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等直排入河,圭塘河從涓涓細流逐步變得污物橫流,被人們稱為“龍須溝”。
為還民一河碧水,2014年,長沙市雨花區加大治理力度、轉變思路、綜合施策,啟動建設圭塘河岸濱水公園。經多年打造,濱水公園河湖連通、濕地凈化生態改善,疏林草地、花海長廊景觀錯落,逐漸成為“城市綠肺”和“天然氧吧”。
2018年,由中建五局投資、建設、運營的濱水公園三期——圭塘河海綿示范公園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約14.51億元,集河道整治、地下及地下水處理系統、海綿城市建設、生態景觀、生態產業5大工程于一體,營造更為生態、動人的濱水風景。
行走河堤兩岸,美人蕉、亮葉朱蕉、翠蘆莉等水生植物搖曳多姿,層層疊疊的植被景觀與休閑步道巧妙融合,原生態的自然風情令人心曠神怡。
“海綿城市,就要讓城市像海綿那樣會‘呼吸’,下雨時可吸水、蓄水、凈水,需要時再將所蓄的水釋放、利用,以此提升城市生態系統功能。”中建五局有關項目負責人介紹,圭塘河海綿示范公園是全國為數不多的海綿城市4.0版項目,致力打造最強“海綿體”、最智慧河道、最豐富濱水公園,從而實現城市排澇和環境宜居兼備的目標。
相比普通海綿城市公園,4.0版本創造性引入了“大小海綿”理念。大海綿“主攻”集水區蓄水和濾水,通過新建截污管網、調蓄池、生態濾池,建立多級生態過濾體系;小海綿“主修”對雨水的微觀調控,通過設置植草溝、礫石溝、雨水花園等小型景觀生態濾池、蓄水植被,對“大海綿”進行補充。“大小海綿‘聯動’,水體無黑臭、小雨不積水、大雨無內澇。”該負責人說。
此外,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還重塑圭塘河河道生態系統,將現狀筆直、硬質的河道恢復為歷史上自然蜿蜒的形態,同步設計生態島、沉淀區、淺水濕地等,增加河道自我凈化能力。同時,將公園南部整體河道向西位移40至70米,增加了81.5%的行洪空間。
綠色、生態、繁華,無疑是人們對一座城市的共同向往。項目部負責人告訴記者,與公園配套建設的溪悅薈城市公園商業綜合體,已同步完成主體建設,正在進行裝飾綠化掃尾。
潺潺溪水,岸芷汀蘭。東岸快節奏繁華,時尚商業街“吃購娛”一站式樂享;西岸慢生活愜意,荷蘭羊角村、古韻三塘一井盡顯別致風情…… “七一”前,這處建在“家門口”的海綿城市示范公園將向市民開放,串聯起生態、人文、藝術、運動、商業等多個業態,為大美長沙增添一條綠色“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