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從浙江省麗水市自然資源局了解到,由麗水市代表浙江省申報的《浙江省甌江源頭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從全國29個競選項目中脫穎而出,順利入選國家首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助推麗水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浙江樣本。
本項目總投資55.23億元,中央資金獎補20億元,是迄今為止麗水市申請最多金額中央資金支持的單體項目。
據了解,《浙江省甌江源頭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實施建立“345”一體化保護修復框架,從保護生物多樣性中尋找發展機遇,打造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實踐樣本。
“3”即劃定三大分區
上段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源涵養生態保護單元;中段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土保持生態保護修復單元;下段為水土保持-土壤污染防治生態修復單元。
“4”即打通四條廊道
一是打通甌江干流綜合生態廊道;二是打通甌江源生物棲息繁衍廊道;三是打通松陰溪古村鄉土文化廊道;四是打通好溪地質自然遺產廊道。
麗水生態資源優勢明顯
“5”即實施5大工程
一是實施重要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工程;二是實施水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三是實施土地保護修復工程;四是實施森林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五是實施數字賦能智慧監管工程。打造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實踐樣本和山水項目之標桿,助力麗水創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引領區、中國碳中和先行區、國家公園設立標準試驗區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樣板。
據了解,項目實施好后,主要有四個貢獻:一是對自然界的貢獻,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生態環境質量變得更好、森林覆蓋率持續走在全國前列、出境斷面水質保持二類以上。二是對社會的貢獻,帶動區域旅游產業和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產業發展,更好地實現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作用,更加暢通“兩山”轉化通道,有力助推實現共同富裕。三是對區域的貢獻,隨著生物資源多樣化、森林碳匯增加、水生態質量改善、空氣懸浮物減少,不斷夯實長三角生態安全屏障。四是對國家的貢獻,麗水生態修復經驗具有借鑒推廣價值,在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民生、經濟、社會等方面,為全國提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