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德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英德市副總河長、北江英德段市級河長張楊彬率隊到北江英城段、滃江大站鎮段開展2021年第二季度巡河活動。據悉,自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英德市緊扣工作實際,以建設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現代河網水系為目標,全力推進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在水污染防治、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改善等方面均取得明顯成效。
全力推進水污染防治
英德全力推進水污染防治,堅決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進滃江流域水質達標整治。英德市投入近3億元建設滃江流域(門洞溪、巖下水庫)稀土污水治理工程和氨氮因子在線自動監測站,從源頭上削減氨氮濃度和在線監控流域水質。目前滃江流域稀土污水治理工程已投入試運行,并已通過技術驗收,出水水質達到設計要求。滃江流域氨氮因子在線自動監測站已投入使用。
嚴厲打擊非法盜采稀土礦行為。英德市對盜采稀土礦繼續保持高壓打擊態勢,專門組建了一支由120名人員組成的專業打擊隊伍,實行網格化分片包干巡查,加強設卡值守,嚴密封堵涉礦物資出入口。
加強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全面落實畜禽養殖禁養區清理整治,累計拆除禁養區內養殖場60家,拆除面積69758.54平方米。嚴格控制水庫、湖泊小網箱養殖規模,拆除長湖庫區網箱8.9萬平方米。滃江流域水質得到明顯改善。
加快污水處理能力建設。15座新一輪城鄉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工并試運行,配套污水管網建設同步推進,鎮區水污染治理初顯成效。并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逐步完善農村污水處理基礎設施。
此外,有序推進重點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對重點入河排污口“查、測、溯”,完善入河排污口清單,對水質存在超標等問題的入河排污口進行清理整治;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源頭減量,加強港口與船舶污染防治。
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英德還積極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全面開展水面漂浮物專項清理行動。2021年4月15日至5月15日,英德市開展2021年第一次“清漂”行動。制定市、鎮兩級河湖管護方案,實行專項突擊和日常清理相結合。截至6月,全市各鎮街、單位共計出動3350余人次、車船660余臺次,投入經費約230萬元,清理河道約194公里,清理水面漂浮物約5981噸。
持續推進河湖水域岸線“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堅決遏增量、清存量。2021年英德市繼續深入開展“清四亂”常態化,市河長辦按照有關工作部署,對全市河流管護情況開展了明察暗訪,并將排查出的河湖“四亂”問題下發至相關鎮(街)整改。
強化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非法盜采河砂行為。為加強對查獲盜采河砂船只的管控工作,英德市設置船只臨時停放點,集中停放查獲的非法采砂用船,并委托專門人員負責保管,確保查獲的非法采砂用船汛期安全度汛。
壓實屬地責任落實長效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英德積極發動社會力量參與河長制工作。包括繼續深化開展“齊護母親河 我們在行動”英德志愿者助力河長制項目。截至2021年6月,共開展49場活動,其中巡河活動48場、培訓1場,共發動志愿者718人次參與,共服務4650人次;組織各鎮(街)成立“河小青志愿服務隊”,并面向全市招募“民間河長”“民間小河長”,引導公眾參與和監督河長制工作,全市志愿者覆蓋299個村(社區),志愿者在“i志愿”系統注冊數量達2657人。
就下一階段如何開展好全市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張楊彬提出,要堅持壓實屬地責任,統籌協調各部門落實水污染防治長效機制,實時監控滃江流域水質變化情況,嚴格落實滃江(大站)國考、省考斷面水質達標;要加快推進新一輪城鄉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有針對性地加強滃江流域鎮級水污染治理能力。
要持續不間斷地打擊非法盜采稀土礦、盜采河砂行為;要強化畜禽養殖禁養區清理整治,嚴控河湖水域小網箱養殖規模,減少對滃江流域水體的破壞和污染;要加強北江、滃江流域沿河水電站管理,嚴控漂浮物外排,嚴禁“一排了之”;要做好屬地管理、就地打撈,減輕下游水庫大壩的“清漂”壓力,進一步鞏固滃江水污染治理成效,發揮滃江水體自凈修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