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完善水污染防治工作機制,突出重點先行試點,全面開展排查整改,夯實水污染防治基礎,持續提升工作實效。
完善機制。完成《亳州市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暫行辦法》修訂工作,將8條河流、17個斷面納入考核范圍,全面實施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進一步強化水環境目標管理,落實各縣區水環境質量管理職責,建立健全聯防共治的長效機制。
突出重點。開展了西淝河、茨淮新河支流水質水量摸底調查和調蓄水庫周邊污染源排查,印發了《亳州市“兩河一庫”水污染防治重點工作職責清單》,進一步明確了部門職責和屬地責任;全力保障清水廊道安全度汛,保障飲用水水質安全。
聯防聯控。在渦河上游惠濟河開展聯防聯控現場協調會,協商解決亳宋河、惠濟河等渦河支流水污染問題,杜絕上游污水下瀉污染水質現象。對西淝河支流水質進行勘察,協同推進水污染問題整改。
以點帶面。要求各縣區一個鄉鎮試點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其中利辛縣選擇兩鎮(王市鎮、紀王場鄉)、兩溝(潘溝、早陽溝)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已經制定方案并實施。計劃到2021年底,全市完成28個鄉鎮政府駐地污水處理設施提質增效、新增43個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整治農村黑臭水體1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