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持續加強防治舉措,圍繞《水污染防治法》的貫徹實施,抓住關鍵環節,深入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分發揮環境區位優勢,用好用足有關政策,確保水生態安全,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水資源保障和良好生態環境。
推進水污染防治,改善水環境質量。制定印發《海西州2020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確了水污染防治年度工作目標和任務,緊緊圍繞“水十條”中確定的重點工作,扎實推進工業污染防治、城鎮污水治理、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整治等工作。完成全州4個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開展“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工作,推進都蘭縣香日德鎮水源地規范化整治工作;完成全州158家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滲更新改造;組織召開青海鴻鑫礦業有限公司牛苦頭礦區礦坑涌水處理技術改造項目入河排污口設置評審會,持續規范入河排污口設置;開展了海西州2020年度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根據評價結果,全州監測斷面水質時間達標率和水質空間達標率均為100%,州域內水環境承載力未超載。對納入考核的地表水斷面嚴格按照要求定期開展監測工作,截至目前11個地表水斷面水質均達到或優于Ⅲ類,達標率為100%;8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斷面和5個一般水功能區斷面水質達標率均為100%,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強化水環境監管,保障水生態安全。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原則,切實擔負起轄區內排污單位的環境監察工作,加大對重點污染源的環境監管力度和現場檢查頻次,確保各涉水污染源污染防治設施的正常運行及污染物的達標排放。全州排污企業和重點區域污染源在線視頻監控系統已建成并聯網運行,對全州20家重點工業企業的廢水污染源進行視頻監控,對38家企業和重點區域通過140個攝像頭每天進行定期視頻巡查,對于巡查監控過程中發現的異常排放情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查處。切實做好防春汛生態環境安全保障工作,制定印發《關于做好防春汛生態環境安全工作的通知》,各地生態環境部門結合各地自然災害風險普查工作,積極組織開展環境風險隱患自查自糾,做到預防在先、處置及時,確保汛期的生態環境安全。2020年全年,全州累計檢查涉水企業418家,對7家涉水企業環境違法行為進行了立案查處,處罰金額累計約109萬元,通過嚴格執法監管有效解決水生態環境違法問題。
推進水項目建設,助力水生態修復。海西州始終堅持以項目為支撐提升工作管理水平,利用生態修復工程手段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態系統,通過項目實施使水體生態系統實現整體協調、自我維持。2020年共申報水污染防治項目2個,青海省海西州工業園區及重點地區地下水水質現狀調查評估項目、都蘭縣香日德河流域(香加鄉-香日德鎮段)水生態環境保護工程;落實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2855萬元用于實施海西州烏蘭縣都蘭河流域天然濕地保護及水涵養工程項目和都蘭縣香日德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實施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純堿行業蒸氨廢液水資源回收利用技術示范項目,對青海發投堿業有限公司、青海昆侖堿業有限公司、五彩堿業、鹽湖鎂業有限公司蒸氨廢液減排效果進行評估,全力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加大水資源循環利用、減少蒸氨廢液排放,真正實現高效、循環、減排。2021年申報布哈河流域、大通河流域江倉曲水環境治理和修復工程,項目總投資2.6億元,持續推進水生態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