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面上水鳥嬉戲,魚兒愜意地在水中游來游去,岸邊林木花草的香氣沁人心脾……走在城區青年湖畔,宛如青綠緞帶的清澈湖水映入眼簾,波光瀲滟碧水連天,水清岸綠的美好景色勾勒出一幅靈動的生態畫卷。這里成了不少市民日常健身運動、茶余飯后散步休閑的好去處。
青年湖緊鄰環城公園,與雙月湖相連,水體開闊。曾經,青年湖被稱為菏澤最美的地方,給一代又一代菏澤人留下了美好記憶,有詩贊曰 “莫道曹州無山水,青年湖上景闌干”。但是,曾經一段時間內,這個湖泊曾變成讓市民們唯恐避之不及的黑臭水體。
“前幾年,這里環境很差,別說來這里鍛煉了,經過附近的行人都會捂著鼻子盡快通過。”正在岸邊打太極拳的市民王大爺說,“經過整治以后,才變成了現在的樣子,夏季晚上來乘涼的市民很多,早晚到這里鍛煉健身的人也絡繹不絕,讓我們這些居民真切感受到了黑臭水體治理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
從市民繞道走的黑臭水體到群眾的親水樂園,青年湖煥顏的背后,究竟蘊藏怎樣的“密鑰”?
為了讓青年湖徹底告別黑臭,實現“長治久清”,市水務局堅持問題導向,認真梳理分析反饋問題,找準問題根源,全力攻堅克難,確保了治理改造工作如期完成。
汗水澆灌收獲,實干篤定前行。截至目前,青年湖四周8個污水直排口已全部改造完畢,1.7公里的環湖雨污管網已全部清理疏通,內源治理、生態修復等工程已完成,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計劃9月底前全部完成。青年湖東坑為新增治理項目,牡丹區采取清淤、截污等措施正在全力推進,計劃8月底前完成。青年湖黑臭水體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居民提供了“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好生活環境。
這是我市黑臭水體治理的一個縮影。如今,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是我市很多河流的真實寫照。
2019年3月,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工作由市城管局劃轉至市水務局,市水務局立即啟動相關工作,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水務局牽頭,建立專班集中開展工作。
2019年3月至5月,市水務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會同全過程技術咨詢團隊,對牡丹區、開發區、高新區11條黑臭水體及覆蓋范圍內的雨污水管網進行全面調研,摸清家底,理清了治理工作思路,最終確定了問題導向、溯源先行、近遠結合、系統治理的綜合措施。
截至目前,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創建所涉及的11條黑臭水體及南關溝、220邊溝、引黃抗旱溝等水體的治理工程已基本完成,取得了明顯治理效果;第一污水處理廠、第三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雙月湖污水處理站等活水保質工程已全部完成,實現了每天為城區河湖生態補水16.6萬立方米;城區99條道路計劃清淤修復約714公里,已完成約650公里,計劃混錯接改造462處,已完成380余處;三年新增雨污水管網共計388公里,河湖清除淤泥共計50.53萬立方米,新增污水管網等工程正加快推進;第四、第五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展順利,計劃9月30日前完成。
兩年多的黑臭水體治理,亮點紛呈。由市水務局牽頭開展的全面摸排工作,形成了菏澤市第一張較為完整的排水管網系統圖。在內源治理過程中,探索出平原河網多元化清淤和淤泥處置方式,全流程環保無污染。我市城區河道以排澇河溝為主,水生植物品種匱乏、濱河植被較為貧瘠,為改善河道水生態修復功能較弱的基本條件,我市城區在河道生態修復過程中,創新采用了多種措施結合的復合斷面形式,為我市城區提升河道水生態原位修復功能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我市城區缺乏有效的補水措施,為此,采用多源補水的形式,為城區內河水系帶來水動力,確保了河道生態用水。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我市在城市水體治理攻堅戰中遞交了一份精彩的答卷:城區內三湖八河水質和周邊居住環境改觀顯著,局部段實現了“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好景象,同時城區排水管網運行效能提高,污水處理廠進水BOD濃度提高顯著,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已達到階段性目標,涉水事務管理水平逐步增強,極大地提升了菏澤市的城市品質,增加了市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