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0日,密云水庫建成6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建設和守護密云水庫的鄉親們回信,指出密云水庫作為北京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水資源戰略儲備基地,已成為無價之寶。密云水庫不僅是京城的“大水缸”,更成為名副其實的“聚寶盆”。
一年來,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為根本遵循,密云區制定保水“三年行動計劃”,50萬水庫兒女牢記使命擔當,忠誠履職盡責,奮力書寫時代榮光,繪就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動畫卷。
與水和諧共生,與綠相依為伴。密云區將爭當“五個樣板”,即水源地保護最系統的保水樣板、生態環境最優良的生態樣板、“兩山論”實踐最生動的發展樣板、生態富民惠民最充分的幸福樣板、生態文明制度最完善的改革樣板,奮力打造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典范之區。
守護綠水青山
打造水源地保護最系統的保水樣板
責任如磐,使命在肩。密云區在嚴格落實市委提出的“上游保水、庫區保水、護林保水、依法保水、政策保水”基礎上,強化了“科技保水”和“全民保水”,打造“5+2”保水體系,保障密云水庫水體質量穩步提高、水源絕對安全。
8月24日,密云水庫蓄水量達到33.71億立方米,創密云水庫建成以來的最高紀錄。
今年,水庫一級保護區內394個監控探頭投入使用,實現對水庫周邊的監控全覆蓋。7月,兩艘“無人執法船”入列密云水庫綜合執法大隊,輔助執法人員進行水上巡查和取證,保水科技含量大為增加。
與此同時,密云區與懷柔區、延慶區、河北省承德市、張家口市,簽署《密云水庫上游流域“兩市三區”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合作協議》,聯手組成“保水共同體”,從推進實施流域統一規劃,建立水污染防治聯合執法機制、完善環境突發事件應急聯動機制等八個方面進一步深化協同合作,共護一庫凈水,共擔一份責任。
實踐證明,“保水共同體”成效凸顯,今年上半年,作為密云水庫兩大主要入庫河流的潮白兩河,均已達到地表Ⅰ類標準,密云水庫兩條主要入庫河流實現凈水入庫。
涵養綠水青山
打造生態環境最優良的生態樣板
青山為憑,綠水做證。作為首都的生態涵養區,密云的功能定位決定了其必須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北京鐵礦在密云,密云鐵礦在庫北”,然而,為保水,密云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三年里忍痛關停了5座大型鐵礦企業,同時啟動安全治理和生態恢復,為今后的綠色轉型保留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以水源保護為中心,密云因地制宜對小流域開展綜合治理,在不同坡度的山區分別設置生態修復、生態治理、生態保護這“三道防線”。多年來的生態保護和植綠護綠,營造了多樣的生態環境,孕育了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是華北地區難得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地。生態好不好,野生動物最有“發言權”。去年11月,密云在原有監測點位的基礎上,在密云水庫庫區等地布設了200臺紅外相機進行全天候監測,捕捉到了金雕、黑鸛、中華斑羚等珍稀物種的畫面,目前密云已發現國家Ⅰ級保護動物共20種,國家Ⅱ級保護鳥類65種,有力證明了密云優良的生態環境。
用好綠水青山
打造“兩山論”實踐最生動的發展樣板
生態賦能,高質發展。密云立足自然生態稟賦,積極探索“生態+”模式,實現生態產品向生態經濟轉化。
“生態+農業”涌現出銷售額千萬元以上電商企業12家,帶動農民2000余戶。發展精品蔬菜特色林果林下經濟,打造高質量特色農業產品和“密云農業”品牌。大力發展蜂產業,“蜂盛蜜勻”叫響京城,馮家峪鎮掛牌“中華蜜蜂小鎮”。
“生態+旅游”以青山綠水為底色、以長城水庫為主線、以“山水田園 畫境密云”為主題,把密云打造成為獨具特色的京郊文化旅游休閑及創新發展示范區。
“生態+科技”促進綠色產業與生態環境共生發展,以產業收益反哺生態建設,實現保護綠水青山與發展高端產業相得益彰。其中科學城東區的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項目已于今年6月正式投入運行,通過“把脈”地球,為碳達峰、碳中和提供科學依據。找準密云在“兩區”建設中的定位,打造通用航空、峰產業、葡萄酒等特色產業,形成生動實踐。
樂享綠水青山
打造生態富民惠民最充分的幸福樣板
保護生態,還綠于民。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持續深入的生態文明建設探索,讓密云成為全市森林面積最廣、濕地資源最優、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資源優勢不斷凸顯、生態服務價值全市最高,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效率和質量全面提升,不僅為老百姓提供了更多優質的生態產品,也為老百姓打造出了高質量發展的金山銀山,生態富民惠民獲得感持續增強。
密云不僅有白河城市森林公園、冶仙塔休閑文化公園等大型城市綜合公園,各種小而精、小而美的“口袋公園”,也見縫插針地散落在城市各處,構建“一核、一環、兩帶、多點、多園”的森林城市空間格局。
一場馬拉松,天下知密云。連續舉辦多年的“生態馬拉松”逐漸成為密云的一張新名片,跑友們穿行花海、沿河競逐的同時享受著密云的好生態。
一年來,守著綠水青山,密云的蜂農忙活著甜蜜的事業,菜農一邊耕耘著菜園子一邊收獲著錢袋子,民宿老屋變新房,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擘畫綠水青山
打造生態文明制度最完善的改革樣板
接續奮斗,創新發展。密云區以河長制為總抓手,實現河道管理全覆蓋,不斷完善巡查、信息報送、信息共享三項制度,設立密云水庫保護公益基金,推動社會參與保水,全面提升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
推動建立密云水庫應急安全保護聯動機制,成立應急聯動工作協調組,提升安全管控等級,落實跨界水體統一監測、水污染防治聯合執法、環境突發事件應急聯動等工作機制。
建立水環境跨界斷面考核補償機制,在潮河、白河入境斷面、干支流跨界責任斷面、密云水庫河流入庫口等重點區域,搭建水環境監測網絡,加強入庫口濕地保護和生態修復。
對自然生態空間進行統一確權登記,研究編制全區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對領導干部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情況進行審計評價。
伴隨著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和《北京市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條例》的實施,密云區成立了漁業合作社,建立健全“兩市三區”聯動保水機制……密云將不斷探索生態文明發展之路,打造生態文明制度最完善的改革樣板。
人若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60多年來,“保水是第一責任”已成為50萬水庫兒女的自覺行動。未來,密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繼續認真落實,銳意進取、敢于擔當,為打造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典范之區、譜寫密云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開啟密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