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淮安市以源頭治理為根本策略,以首季爭優、春夏攻堅等行動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切實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大氣污染防治推進有力。印發《2021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淮安市空氣質量監測站點“點位長”履職規則(試行)》等文件,實施540項重點治氣工程項目和4635項重點任務,完善區域聯防聯控機制,清江浦區、淮安經開區簽訂《缽池山站點空氣質量改善聯合行動八條意見》。深入推進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截至7月底,全市PM2.5濃度平均值為36.6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9,改善幅度全省第8;優良天數比率78.6%,全省排名第10,改善幅度全省第8。
水污染防治提質增效。公布57個國省考斷面縣級斷面長名單,建立直通斷面長工作機制,落實“七個第一時間”要求。編制《淮安市2021年汛期防范水質下滑應對預案》,扎實開展汛期水質提升專項行動,對19個重點斷面以及6個汛期易滑坡斷面實行“一河一策”整治。6月底,全市國省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為82.5%,全省排名第11,斷面水質無劣Ⅴ類。
土壤污染防治聯動監管。扎實推進省人大土壤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交辦問題整改,淮陰鼎藍化工地塊基本完成土壤污染狀況初步調查,中海華邦正在對設備進行拆除。建立開發利用地塊土壤環境監管、污染地塊聯動監管等機制,開展重點監管企業、園區周邊土壤和地下水監測,初步確定142家重點行業企業納入土壤污染防治重點監管單位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