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湖,位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域,曾為黑臭水體。2018年,武漢市投資4.49億元,開啟了萬家湖改善水質、消除黑臭之路。如今,萬家湖水質已提升并穩定在V類及以上水質。
湖水淪為劣Ⅴ類
萬家湖湖泊岸線長約8.1公里,湖泊水域面積1.05平方公里,常水位19.15m,控制最高水位19.65m,平均水深1.8m,庫容231.66萬m?。
上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萬家湖周邊人口迅速聚集、工業項目紛紛落戶,大量生活、生產污水排入湖中,加之湖面水產養殖,致使萬家湖水質逐年惡化。2017年,萬家湖水質總體為劣Ⅴ類,水質惡化非常嚴重,其中總氮、CODCr、氨氮、總磷均超標嚴重,為黑臭水體。
2018年10月,萬家湖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啟動。該項目總投資4.49億元,其中一期綜合整治項目投入2.89億元,二期景觀綠化及配套工程項目投入1.6億元,通過全面控源截污,進行清淤疏浚,開展生態修復,建立“智能化管理”長效機制等方式,改善萬家湖的水體水質,還湖于靜、還湖于美,重現鏡湖、花岸、柳堤、杉島、草海、鷺洲美景。
系統工程控源截污
據介紹,萬家湖綜合整治工程采取“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長效管理”策略,實施環湖源頭整治、排口整治截污、湖泊清淤、岸線整治、水生態系統構建等各項工程,系統性治理湖泊水環境問題。
按照“反向溯源、源頭治理”的工作思路,針對目前萬家湖周邊管網老舊,承載能力不足、合流制小區多等問題,相關部門對市政道路及小區管網全面開展調查,策劃實施了“四水共治二期”市政混錯接改造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截至今年8月中旬,萬家湖周邊市政管網缺陷修復、管涵清淤和混錯接改造已完成91%,小區雨污分流建設已完成66%。
對萬家湖周邊排口按照雨水排口、合流排口進行分類,對不同類型的排口,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如截污納管、合流排口治理、重點水域強化凈化工程進行治理。沿萬家湖環線新建四條截污管道,總長度6390.52米;新建截污調蓄池3座,總容積12000立方米,新建智能分流井7座。萬家湖周邊污水通過四條管線匯集于3座調蓄池內,通過智能分流井進行污水提升,再將提升后的污水送入污水處理廠處理。
在湖泊生態修復方面,萬家湖整治項目深入挖掘出一套保證水生植物、魚類存活率的方法。其中西側、北側、東側湖汊的地表徑流匯入區域內設置生態緩沖消納區,采用“淺灘濕地植物帶”復合區域原位的水生態系統,種植浮水、挺水、沉水植物,形成湖區前置的生態緩沖區,增強湖體的攔截、吸附及分解的能力。同時,待水生植物凈化體統構建完成后,在水體中放養慮食性、雜食性魚類等水生動物7.4萬尾,構建全新水生態系統。
為提升萬家湖周邊污水處理能力,2017年開始,實施沌口污水廠污水處理廠擴容改造工程,污水處理能力已達12萬噸/天,出水水質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長效機制留住碧水
通過推行河湖長制,萬家湖讓“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目前,萬家湖已徹底消除了劣Ⅴ類黑臭水體,并將水體提升并穩定在V類及以上水質。景觀綠化配套工程沿湖綠道、文化廣場、運動設施的修建,讓萬家湖重現昔日水清岸綠的美景,成為沿湖居民休閑游憩觀光娛樂的好去處。
下一步,武漢市將加快沌口第二污水處理廠工程和沌口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建設進度,提升流域范圍內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和污水收集處理率;同時,強化湖泊的日常監管,堅持貫徹落實河湖長制,保持巡查日常化常態化,鞏固水環境治理成果,將萬家湖打造成“水清、岸美”的生態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