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記者從佛山市生態環境保護局獲悉,《佛山市水環境全流域強統籌大兵團分層次治理實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印發。按照《方案》,要努力推動佛山在“十四五”期間實現水環境質量大提升。2023年年底前,新增污水處理能力59萬噸/日;2023年年底前新增工業廢水集中處理能力5.5萬噸/日;實現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長制久清,2025年年底消除農村黑臭水體;2025年年底前累計完成1000公里碧道建設。
2023年年底前新增工業廢水集中處理能力5.5萬噸/日
《方案》提出,開展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行動,2023年年底前,新增污水處理能力59萬噸/日,在達標攻堅重點流域的污水處理廠出水氨氮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2023年年底前新增建設配套污水管網2000公里,全面提升污水收集率和進水濃度,2024年、2025年根據規劃和工作進展進一步完善管網。
開展工業和船舶廢水減排行動,以鎮級工業園為整治對象,圍繞“管網全覆蓋、雨污全分流、污水全收集、處理全達標”的目標,2025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市“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加強工業污水集中處理,2023年年底前新增工業廢水集中處理能力5.5萬噸/日,注重“村改總攻堅”中村級工業園環境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合理規劃建設廢水集中處理設施;加強碼頭污染防治,加強船舶廢水排放監管。開展農業污染源頭防治行動,推進畜禽養殖綠色生態轉型,加快南海農業互聯網食品園區等5個在建樓房式綠色標準化生豬養殖項目投產,強化禁養區管理,嚴防畜禽養殖污染反彈;開展漁業生態健康養殖及尾水治理,優先在18個主產鎮(街)開展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2024年6月前累計完成10萬畝池塘標準化改造任務。
2025年年底前累計完成1000公里碧道建設
同時,還將全面消除黑臭水體。實行每月水質監測,對水質反彈的督辦跟進,實現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長制久清;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分年度、分批次整治農村黑臭水體,2023年年底前70%的農村黑臭水體完成整治,2025年年底前全面消除農村黑臭水體。
整治入河排污口清理,分年度、分重點開展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逐步形成權責清晰、監控到位、管理規范的監管體系;2021年年底前完成萬里碧道入河排污口排查,2024年年底前完成清理整治;2022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十四五”新增市考斷面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其他主干河涌入河排污口2025年年底前完成清理整治。開展清淤治違暢通河渠行動,制訂全市清淤疏浚計劃,有序開展輪疏,降低內源污染;以西江、北江和珠江三角洲河網等河道為主干廊道,以大小河涌為連通網線,以水庫、濕地公園及桑基魚塘等為生態節點,加強水網生態廊道建設;開展河湖岸線保護與利用現狀調查評估,強化河湖生態空間監管,2023年年底前形成一批有實效、可示范、可推廣的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建設項目;2022年年底前完成500公里碧道建設任務,2025年年底前累計完成1000公里碧道建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