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傍晚,暑氣消散,緊鄰彭家塹港的磁湖濕地公園游人如織。
以前污水橫流,蚊子撞臉;現在港清草綠、花木成畦。彭家塹港,總長9.6公里,2016年5月被識別判定為黑臭水體,這里也是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的問題之一。
2018年8月,我市開始實施彭家塹港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工程,通過實施清淤、截污、生態修復、景觀提升等綜合整治,2019年11月底,彭家塹港實現脫黑。緊鄰彭家塹港的磁湖濕地公園,是黃石利用亞行貸款實施水污染綜合治理項目之一,項目通過實施底泥清淤、生態修復等舉措,提升城市防洪排澇能力,恢復濕地自然屬性,進一步改善了當地水環境質量。
彭家塹港的蝶變新生,是我市開展黑臭水體治理的一個縮影。記者從市城管委獲悉,我市于2015年底展開黑臭水體識別與整治工作,通過加強組織領導、技術指導、督辦考核、定期水質監測、跟蹤評估和宣傳引導等工作措施,圍繞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的技術路線,大力推進水體綜合治理,至2019年底,全市判定識別的10個黑臭水體(2個湖泊、8條河港)全部實現脫黑,達到“初見成效”,2020年底通過了“長制久清”效果評估。
近年來,我市累計投入資金約3.15億元,先后共建設截污管網107.62公里,整治排口411個,清理淤泥55.82萬立方米,整治岸線約16.4公里,水體生態修復2.52萬立方米,建設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2座,全面開展黑臭水體治理。
2016年率先在全省啟動以治水為龍頭、以治污水為重點的“五水共治”工作,完善了五級河湖長制責任體系,成立了城鎮污水治理和黑臭水體治理戰役指揮部,并實施污水管網建設及黑臭水體整治“以獎代補”;完成市級城市污水專項規劃修編和城區二三級污水管網規劃編制工作;加快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提升污水管網覆蓋率和收集率。同時加強黑臭水體治理的技術指導、整治效果跟蹤及考核督辦,確保了黑臭水體按時消除黑臭。
市城管委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完善污水截流與處理設施管養、排口巡查、水體及岸線保潔、水體生態系統及岸線植被管養等長效機制,建立考核問責機制,確保我市黑臭水體整治持續實現“長制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