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我市以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緊緊圍繞我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全面控制水污染物排放,堅決打贏碧水保衛戰,實現斷面水質達標率100%,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全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水環境質量“雙百”
據介紹,近年來市生態環境局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完成了國家和省上下達的水十條工作任務,“十三五”重點水污染防治任務圓滿收官。全市水十條考核結果連續保持優秀,全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干支流國考斷面以及省考斷面水質保持優良,出境斷面穩定保持在二類水質,轄區省考、國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其中什川橋斷面、湟水斷面水質分別較國家確定的三類、四類水質考核目標要求,提升至二類、三類,蘭州段整體水環境質量得以提升。全市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同時為保障枯水期水質安全,市生態環境局牽頭持續開展枯水期聯防聯控工作的同時強化跨市界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控,與海東、西寧等上下游簽訂聯防聯控協議,有力保障了枯水期水質持續穩定達標。
治理壞水 保護好水
持續加大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實施力度,在保好水方面實施了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項目,完成一二級保護區、準保護區隔離防護、應急防護、標志標牌、視頻監控設施建設及上游兩河七溝的綜合清理整治,有效保障了水源地水質安全。在治壞水方面,先后實施了湟水流域紅古段水污染防治項目一期、二期工程和黃河榆中段水污染綜合治理項目等流域。2020年實施湟水流域紅古段水污染防治三期項目、榆中宛川河生態治理等流域治理項目,流域治理工程取得新進展。
2020年,市生態環境局還組織市區生態環境部門以人工徒步的方式,對黃河蘭州段干流和主要支流兩側1公里范圍內,其他支流兩側0.5公里范圍內各類排口進行了全面排查。
科技助力 水環境有保障
據悉,經過持續加大投入,在干支流水質監測方面:先后建成上海石村、先明峽橋、湟水蘭州鋁廠取水口等3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強化了入境水質實時監測。在工業污水監控方面:持續推進全市污染源自動在線監測設備建設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污染源在線監測設施約310臺套,對全市重點企業進行實時監測,數據同步上傳市級、省級監控平臺。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市縣區生態環境執法人員持續加大對各類醫療機構、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檢查督促力度,守住了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處理的最后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