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家就在這水溝邊上,之前在屋里都能聞到臭味,甚至還想過搬走,你們看,現在好了,已經整治一半了,聽說這邊還要改成一個小廣場,以后吃完飯出來遛遛彎,空氣里也聞不到臭味,俺跟老伴別提有多高興哩。”膠州市鋪集鎮譚家埠村村民仲偉談近日對記者說。
由于村民的環保意識淡薄,畜禽養殖糞污、生活污水以及生活垃圾全部排放到譚家埠村東側的水溝,時間一長就演變成了黑臭水體。“我們對轄區農村黑臭水體及其周邊進行無人機巡查時,發現了譚家埠的三部分黑臭水體,馬上開會研究,根據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編制的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實施方案,今年9月份就開始治理了。”青島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膠州大隊副大隊長張璐介紹。
“前期,政府主要幫著我們村里控源截污。加強畜禽糞污環境監管,根據水體沿岸畜禽養殖規模,在養殖戶家里建立糞污處理設施,定期抽運糞污防止外溢污染環境,在村西南角建好了污水儲存池,統籌全村生活污水治理,將廁所污水、廚房污水、洗滌洗漱污水等生活污水一并收集處理。”譚家埠村支部書記仲新偉介紹說,該處黑臭水體已進入內源治理階段,采用環保清淤方式,對水體底泥進行清淤處理,并配建護坡。
據了解,膠州市現有農村黑臭水體28處,數量為青島市7個涉農區市之最。今年以來,膠州市積極探索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的有效途徑,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要求、高質量推進,打出“統、控、治、管”并舉的組合拳,為群眾辦實事,走出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的新路子。目前,全市已開工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程10個,竣工1處,完成投資312萬元。
“之后我們還會對村里的黑臭水體進行生態修復,結合坑塘實際,整治坑塘岸線,物種選擇以本土物種為主,優選攔截污染能力強、根系發達的物種,增強污染物攔截能力,還會建設表流濕地,周邊配備休閑、照明等設施。”張璐介紹。
不僅如此,膠州市還將積極拓寬長效管護手段,組織開發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全程監控軟件,制定農村黑臭水體“健康卡”,在該水體附近建立公示牌,明確治理措施、完成時限、治理進程、責任人、聯系方式等信息;開展農村黑臭水體“隨手拍”,完善社會監督渠道和信息反饋平臺,調動群眾參與治理工作積極性,確保治理工作讓群眾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