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股份[6.94 0.14%]作為一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自2000年上市以來一直致力于推動公用基礎設施產業市場化進程,將發展方向定于中國水務[2.80 0.00%]市場,專注于城市供水和污水處理的投資及運營管理。公司憑借清晰的戰略規劃和靈活的經營理念,短短幾年間,潛心培育出資本運作、投資、運營、人力等各方面競爭優勢,成為中國水務行業中知名的領軍企業。
2009年以來,首創股份二級市場股價上漲了近六成,隨著水價上漲預期日益明確,新項目投產,水務流域化模式的拓展,以及公司在高速公路、土地開發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資產效益日益顯現,諸多因素將共同推動首創股份未來業績的穩定增長。
一、水價上調的直接受益者(一)我國水資源匱乏 水價上漲是必然趨勢我國水資源嚴重短缺,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8》,2007年全國水資源量為2.53萬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1,916.3立方米,僅相當于世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1/4。
從未來發展看,根據《中國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到2010年我國城市人口凈增加超過1億人(僅農村轉移勞動力就高達8000萬人),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穩定的發展和城鎮化水平的深化都提高了對城市供水的需求。
用水量增加,污水的排放量亦隨之增加,而我國污水處理的力度卻跟不上。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縣城和村鎮建設統計公報(2007)》,截至2007年底,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率為62.8%,縣城污水處理率為22.6%,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
污水處理力度的不足使我國水資源狀況雪上加霜,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全國26%的地表水國家重點監控斷面劣于水環境V類標準,62%的斷面達不到III類標準;流經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出現水體富營養化;30%的重點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不到III類標準。
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所有城市都要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于70%,全國城市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億噸/日。2008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提出要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污水處理行業面臨著巨大的增長前景。
隨著我國水資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提高水價是促進節約用水的有效辦法。通過水價杠桿調節水資源的供求關系,促進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成為水價改革的主要目的。2004年《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辦法》和《關于推進水價改革 促進節約用水 保護水資源的通知》相繼出臺,2007年國務院《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提出全面開征城市污水處理費并提高收費標準,噸水平均收費標準原則上不低于0.8元。
目前,我國水價總體偏低,水資源的稀缺性及環境治理成本未能全部在水價中體現,國內大部分城市正在逐步完善水價形成機制,合理調整城市供水、水利工程供水價格,加大污水處理費征收力度。長期來看,水價調整的方向是逐步實現全成本定價模式,水價上漲已成為必然趨勢。
(二)今年以來多個城市上調水價2009年以來,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沈陽、廣州、南京等多個大中城市都已經舉行了水價上調的聽證會,其他多個城市則正處于醞釀準備階段。
主要城市水價調整動態:
城市水價調整方案北京每噸擬上調0.9元,其中水資源費上調0.48元/噸,污水處理費上調0.42元/噸上海2009年6月從1.84元/噸調至2.30元/噸,2010年11月起調至2.80元/噸南京2009年4月從2.50元/噸調至2.80元/噸,2010年擬調至3.10元/噸寧波2009年12月起從2.20元/噸調至2.75元/噸,2010年7月起從2.75元/噸調至3.20元/噸長沙每噸擬上調0.89元,從1.88元/噸調至2.77元/噸蘭州從2009年11月起,每噸上調0.3元,從1.45元/噸調至1.75元/噸(三)首創股份直接受益于水價上漲一般水務企業與政府的合作模式采用固定水價,所生產的自來水賣給擁有管網的當地自來水公司,再由自來水公司向終端用戶銷售。采取該經營模式的企業短期內業績受水價上調的影響相對較小。而首創股份下屬的大部分水務公司都擁有或租賃當地的輸、配水管網,直接面向終端用戶供水和收取水費,將直接受益于水價上漲。
首創股份目前在北京、湖南、安徽、深圳等省市控股與參股的水務項目已有20多個。
首創股份2008年自來水業務銷量為33,335.52萬噸,若其自來水業務覆蓋的城市水價每上漲0.10元,初步測算將增厚每股收益約0.02元。 從目前來看,水價階梯式上漲已成為必然趨勢,首創股份的長期業績將得到穩步提升。
二、大型項目陸續投產帶來穩定收益水務行業具有明顯的高投資、低風險、收益穩定及現金流充沛的特征,屬于資金密集型和風險抵御型行業。由于目前水價仍受到嚴格管制,水務公司內生性增長相對較為緩慢,外延式擴張是提升公司規模和業績表現的重要途徑,在更大的空間范圍內受益于水價的漸進式上漲。
作為國內水務行業的龍頭企業,首創股份在政策、市場競爭地位和融資能力上都占據優勢。目前首創股份在北京、湖南、安徽、深圳等省市控股與參股的水務項目已達27個,共擁有1000萬噸/日的水處理能力,服務人口總數超過1900萬。公司在內蒙、湖南、深圳等地的新項目正在積極推進,未來幾年內將陸續投產,為公司帶來穩定的收益增長。
(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污水處理項目首創股份與呼和浩特市政府就呼和浩特市域范圍內的污水處理廠進行整體合作,該等污水處理廠涉及呼和浩特市現有、在建及擬建的四處污水處理廠,包括辛辛板污水處理廠、公主府污水處理廠、章蓋營污水處理廠、如意白塔污水處理廠。
辛辛板污水處理廠一期于2002年開始運營,一期處理能力為15萬噸/日。目前正在進行二期擴建工程,建設內容為:將5萬噸/日污水一級處理設施改建為二級處理,新建15萬噸/日污泥處置設施,預計于2009年底通水進入試運營。
公主府污水處理廠工程建設內容為:新建5萬噸/日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深度處理)3萬噸/日,該工程已于2008年底通水進入試運營。
章蓋營污水處理廠工程建設內容為:新建6萬噸/日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深度處理)5萬噸/日,該工程已于2009年上半年通水進入試運營。
如意白塔污水處理廠工程建設內容為:新建4萬噸/日污水處理廠,已完成選址工作,預計于2010年底進入試運營。
(二)湖南項目2007年12月2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與首創股份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首創股份將在2010年底前建成湖南省“三年覆蓋計劃”的城市污水處理廠。該《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后,首創股份應盡快在湖南省成立注冊資本為100,000萬元的湖南首創,并在三年內,累計完成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項目投資500,000萬元。湖南首創已于2008年2月27日設立,注冊資本50,000萬元,目前株洲、茶陵和張家界等地的污水處理項目正在建設中。
株洲河西污水處理廠一期包括8萬噸/日的污水處理工程及為該污水處理廠配套的管網,由湖南首創全資子公司株洲首創負責運營和管理。目前,株洲首創已完成了株洲河西污水處理廠前期移交、土方工程。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已于2008年8月開工,預計2009年底進入試運行。管網已于2008年下半年開工,預計2009年底試通水。
茶陵縣污水處理廠項目一期2萬噸/日,由株洲首創全資子公司茶陵首創負責組織運營和管理。該項目于2009年上半年開工建設,計劃2009年底進入試運行階段。
張家界市楊家溪污水處理廠一期項目規模為4萬噸/日。該項目已于2008年下半年開工,預計2009年底完工。
(三)深圳污水處理項目深圳污水處理項目包括福永污水處理廠、燕川污水處理廠、公明污水處理廠。福永污水處理廠一期規模為12.5萬噸/日,燕川污水處理廠一期規模為15萬噸/日,公明污水處理廠一期規模為10萬噸/日,總投資約為56,829萬元。
上述項目已于2009年上半年開工,預計2010年能進入試運行。
隨著上述項目逐漸投產,首創股份的污水處理能力將逐年增強,產能擴大與價格上調的雙重利好因素將帶動公司業績的持續增長。
三、積極拓展水務流域化管理模式目前我國水務行業的水質控制、水資源供需調配是以行政區劃進行管理的,而水污染具有區域化擴散的特征,一個城市的水務管理不僅與自身污水排放有關,也與流域內其他城市的污水排放密切相關。行政區域模式治理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弊端顯而易見,不利于統籌規劃。首創股份在業內率先流域性水務企業和區域發展新理念,由單個城市的布局向覆蓋一個省份的流域布局邁進。
2007年12月21日,首創股份與湖南省人民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協議約定: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湖南省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條例》規定,通過授權特許經營權,首創股份將按照“統一規劃、整體投資、分步建設、流域管理”的原則,在2010年底前建成湖南省“三年覆蓋計劃”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合作項目涉及的污水總處理規模約300萬噸/日,104座待建污水處理項目,首創股份將首先啟動湘江流域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建立湘江流域上下游水環境管理機制,包括建立跨行政區交界斷面水質達標管理、水環境安全保障和預警機制,以及跨行政區污染事故應急協調處理機制。
湖南首創的良好運作成功實踐了首創股份“流域管理”的理念,公司未來將進一步積極拓展水務流域化管理模式,化零為整,引領水務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四、打造城市公用基礎設施建設綜合平臺除了在水務領域的領先優勢外,首創股份旗下還擁有飯店、高速公司、采暖運營、土地開發等多元化業務。
新大都飯店、京通快速路和采暖運營2009年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595.91萬元、12,087.64萬元和467.04萬元,累計對公司營業收入的貢獻約為20%左右。
2007年4月,首創股份與海口市土地儲備整理中心就海口市土地開發項目簽署了《海口市西海新區土地一級開發合作合同》,合作開發項目規劃總面積約5000畝,雙方將共同分兩期進行一級開發,項目土地開發后納入土地供應計劃,土地出讓收益在上繳相應的稅、費后由政府和公司按照約定比例進行分配。該項目作為一級開發項目,,收益較為穩定,可為首創股份未來的業績提供一定的支撐。
首創股份在不斷增強城市水務的核心競爭力的同時,積極向水務產業鏈縱向和城市基礎設施投資橫向上并進拓展,打造城市公用基礎設施建設綜合平臺,優化公司業務結構,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綜上分析,首創股份2009年每股收益保守估計為0.15-0.18元,目前水務行業平均市盈率40倍左右,公司作為行業龍頭還將享受一定溢價,目前估值比較合理。而未來水價不斷上漲是必然趨勢,且公司多個污水項目明年開始將逐漸投產,以及在土地一級開發方面的收益等,預計公司未來幾年的業績將實現穩定增長,二級市場上公司股價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第一創業證券 秦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