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末最炙手可熱的影視大片首推《2012》,世界毀滅于頃刻間的震撼畫面敲打著每一個人的內心,也讓我們不斷反省我們對地球環境的所作所為。
中國環保產業的發展有目共睹,而在水處理領域,一家名為美華博大的企業,歷經15的艱苦創業與快速發展,見證了中國環保事業與城市水環境建設的全歷程,日漸成長為行業標桿。金融危機后的一年里,讓我們一起探尋美華博大是如何在環保事業中挖掘商機,逐步改善水資源環境、美化我們的城市生活。
哥本哈根的中國決心
在2009年年底舉行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中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英國《金融時報》評論道:“上述決定彰顯出中國政府在對待氣候變化談判上的認真態度。……承諾削減溫室氣體排放強度,表明中國政府正在出臺有力的政策。”
正如境外媒體的評論,中國在環保問題上越來越加以重視。回顧一年多來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與政府公告,不難看出這種觀念的轉變,從以往只重GDP,到現在更綜合考慮生態環保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2008年3月27日上午9時,環境保護部舉行掛牌儀式,換下的是國家環保總局的牌子。整個過程只有5分鐘,但從環保總局升格到環保部,變化的不僅是名稱,還有一個國家和污染較量不斷升級的決心。
從2006年下半年起,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強硬措施——首先,由環保部代表國務院與各省簽訂了責任狀,污染減排被明確為地方長官的責任;其次,中央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減排的考核文件,其中,完不成減排的官員不僅要被問責,還要向國務院作出說明;環保部門還將對該地區實行區域限批,暫停當地新建項目的環評審批。
2009年上半年中國單位GDP的能耗比2005年降低了13%。“十一五規劃”制定的目標是2010年的比2005年降低20%。
這一系列的改變,為環保產業奠定了新的歷史機遇。美華博大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就敏銳的抓住了這一發展契機,除了專注于水處理環境領域,近年來還開拓出更多圍繞水價值鏈衍生的如沼氣等清潔能源、污泥處理、資源再生以及環境咨詢服務等多元化業務。
15年見證中國環保產業風雨歷程
北京美華博大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國環保行業最早創立的公司之一,由Puresino International Ltd.(瑞華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和北京城鄉建設集團合資組建,在水和環境工程領域為客戶提供咨詢、規劃、設計、采購、建造、安裝、調試、投融資及運營管理的一體化優質服務,是中國領先的水和環境工程總承包商和運營商。
1995年成立的美華博大,經歷了中國環保產業從概念提出到蓬勃發展的全過程,公司也隨之起伏與成長。今日的美華博大,是國內屈指可數的同時擁有設計、總承包、運營甲級資質的企業,成為業內標桿翹楚。
在企業創辦初期,人們的環保意識還很薄弱,據美華博大董事長趙笠鈞回憶說,不少人拿到他的公司名片后,還以為是一家從事家庭裝飾的公司。對環保問題的認識不足,法律法規不健全,企業客戶支付意愿不強等等,使身處這個朝陽產業的從業者倍感舉步維艱。
公司第一次重大機遇是在1997年國家環保專項行動之后,當時要求5000噸以下的小型造紙廠全部關閉,這一舉措使不少行業客戶意識到環境問題的重要性。隨著政策的推動、經濟的日益發展,美華博大在1999年獲得長足發展,營業額達到前四年的總和。
為了更好的服務客戶,美華博大開始著手引進國際先進管理,2000年與美國有著167年歷史的MWH公司的攜手,成為中美環境合作史上的重要事件。公司也由此迎來了第一次輝煌。
然而合并后的飛速膨脹與企業內部管理及人才配套的失衡,導致2001年公司出現了首次虧損。痛定思痛,公司管理層擬定了全新的發展戰略,其一,聚焦高端客戶,走細分化的藍海市場;其二,申請相關資質,以最高標準鍛造企業競爭力;其三,引進人才,通過多方合作參與大型項目,達到“借船出海”的目的。這一年,公司董事長趙笠鈞進入中歐EMBA班學習,將課堂上的管理理論靈活運用到了現實中,并很好地解決了美方與中方股東的信任危機,將公司帶入正常的發展軌道上。
美華博大借鑒MWH公司完善的客戶風險評估制度,嚴格甄選合作客戶,把目標鎖定在知名外資企業和國內行業排名前五位的大型企業上,美華博大總經理繆冬塬介紹說:“這些健康的優質客戶,不僅使美華博大很好的規避了風險與隱患,更重要的是在合作中相互促進、共同提升。一路走來,我們高端客戶的占有率一直穩居市場前列。”
事實證明,公司擬定的發展戰略具有前瞻性眼光,盡管在執行初期困難重重,但是要強的美華博大人不僅使公司活了下來,還將競爭對手遠遠的拋在腦后。2003年公司盈利狀況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
由于美方管理人員的更迭,2005年美華博大與美國MWH公司停止了合作,重新構建的公司,增加了管理層持股,以營業額一年翻一番的態勢,進入了全新的快速成長通道。
15年來,美華博大的發展也折射出了中國經濟的發展脈動。如20世紀90年代初,國家提出菜籃子工程建設,美華博大進入了食品加工行業,承擔了正大集團80%的環境治理工作,90年代末,青島啤酒掀起啤酒行業整合熱潮,美華博大成為啤酒與飲料行業環境治理的佼佼者;2000年,國家投入大量資金進行三峽庫區環境治理,美華博大則在西南地區占有25%的市場份額;2003年隨著乳品業的崛起,在市場占有率70%以上的蒙牛、伊利,美華博大占到其環保項目70%的份額;2007年以后能源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美華博大適時而動,為神華、云天化等解決環境治理難題,奠定了在煤化工領域的首席位置。
優化水資源,改變城市生活
在過去的十五年里,美華博大成功地幫助客戶解決了很多環境治理的難題,為當地的環境污染治理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在造紙、啤酒飲料、食品、制藥、石油、化工、電子、電力、紡織印染及乳制品等行業擁有近百個水和污水處理業績,而且還承建了數十個大型市政污水處理工程以及工業清潔生產、生態建設和中水回用項目,并聯手國際資本以BOT方式成功地在中國投資建設了多個污水處理廠。
美華博大的足跡遍布全國100多個城市與地區,不僅為客戶節約大量的資金與資源,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也通過水處理與環境治理直接或者間接影響著人們城市日常生活。
中國是一個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國家,尤其是西北部地區,但是現代化企業的生產作業流程離不開水,那么如何最大化地有效利用水資源、使水資源循環再生,是每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
以乳業巨頭蒙牛為例,生產一噸奶需要消耗十噸水,通過與美華博大的合作,對污水進行處理,處理完的水循環運用到蒙牛工業園區的綠化或者是景觀用水。同時在污水處理當中,美華博大應用了厭氧技術,利用厭氧菌產生大量的沼氣,將沼氣應用到員工食堂作為清潔能源,可以解決上千名職工的就餐問題。以往食堂采用其他燃料燒菜做飯,一年需要六、七十萬的投入,而把沼氣引過去以后,每年就節約下大量的費用,一舉數得。
與此同時,在多個和大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市政污水處理項目上,美華博大也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隨著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1995年開始許多城市已建設污水處理廠,截至2008年,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率已達60%以上。
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09-2012年中國水務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按照國家“十一五”期間的目標,全國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能力將達到1億立方米/天,年集中處理量達到302億立方米,要實現上述目標,需新增投資3320億元。
由此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資金缺口。美華博大城市污水處理的多贏合作模式之一是政府以BOT的方式,即政府授予一個特許經營權,由美華博大進行投資建設,整合技術與資金,吸引銀行資本與基金參與,在約定的時間如25年之后,美華博大將廠區無償返還政府;最終實現政府、美華博大與投資方的三贏。
同時美華博大還在積極探索以BT的形式與地方政府進行合作,解決城市備用水源的建設問題。隨著城市的日益擴大,以及人口的增多,一旦發生飲用水源污染等突發情況后果不堪設想,因此應急備用水源成為當務之急。而采用BT模式,政府授權美華博大投資建設,建完后返還,政府無需一次性全額支付,而是在約定時間內從當年的財政收入中分期付清,從而大大緩解了政府的資金壓力。
在一個又一個成功的城市水資源解決方案背后,美華博大以出色的資源整合能力,默默地為城市廣大市民提供優質的服務。
上善若水,常德不離。美華博大視改善人們生活環境質量為企業的首要社會責任,恪守以人為本、誠實守信、服務客戶、不斷創新、追求卓越的經營理念,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擴展服務、產品及項目管理能力,正一步一個腳印,朝著中國水和環境領域的領航者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