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謝志松 攝
|
“夏季,這里水草青青,野鴨在碧綠的湖面上成群結隊地嬉戲,小鳥在天空中自由歌唱………”
這里不是旅游勝地,而是大慶石化公司外排污水地——青肯泡。
青肯泡位于黑龍江省安達市羊草鎮,連接松花江。大慶石化公司的處理污水主要排到這里。原來這里是人都不愿意待的地方,但近幾年來,這里是燕鳥成群、水天一色。
“因為這里水清了,味沒了。”3月10日,當筆者問及環境變好的原因時,大慶石化水氣廠干部員工這樣回答。
大慶石化水氣廠作為大慶石化公司的環保窗口,肩負著大慶石化化工主體裝置氧氣、氮氣的生產供給及污水處理、固體危險廢棄物處置的重任。近幾年來,水氣廠樹立“安全第一、環保優先、質量至上、以人為本”的方針,深化安全環保工作,努力追求綠色發展,積極創建“環境友好型”企業。
源頭治理 編織隱患信息網
杜絕安全隱患,從源頭治理,實現全過程受控是最有效途徑之一。因此,水氣廠于去年6月啟動隱患信息管理系統。
以往治理安全隱患的模式過于煩瑣,檢查、上報、整改等環節多,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也使安全隱患得不到及時整改。隱患信息管理系統建立以來,員工發現安全隱患后,可在第一時間存檔、登記,迅速生成“隱患臺賬”,為及時整改安全隱患創造了條件,減少了中間匯報環節,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這個廠設立了隱患信息登記卡,把員工發現的任何隱患統一登記到這種卡上,形成全廠安全隱患管理臺賬,并于當天在全廠公布。員工可隨時瀏覽隱患管理臺賬,了解裝置各個區域的安全隱患分布及整改情況,避免不安全部位對員工造成的傷害。
隱患信息管理系統實施后,這個廠以開展“本崗位及身邊還存在什么安全問題?如何增強自己的安全意識?”為題,以推行隱患信息管理系統為依托,在全廠范圍內開展全員大討論和隱患排查、治理活動。全廠共排查出隱患和問題119項,充分發揮了隱患信息管理系統的作用。
把住關口 實現廢物再利用
青肯泡氧化塘——大慶石化公司處理污水的排放口就在這里。泡子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松花江水系及其周邊的生態環境。
水氣廠一直通過優化管理、精細調整,維護著化工和腈綸兩套污水處理系統平穩運行。
污水排放是有標準的。如何知道污水是否是合格排放呢?只有一招,上環保檢測項目。
2003年,這個廠投資了786萬元,在大慶石化化工區污水排放口增加了在線監測設施,水氣廠可隨時掌握上游裝置排放的水質情況。合格的放行,不合格的“捉進”污水處理場。
2006年,這個廠又投資3800萬元,開展“穩定腈綸進水水質”和“化工廠區應急污染設施完善”項目,通過增加污水調節池、事故池和帶有隔油系統的吸水池,有效緩沖超標污水。
時間長了,泡子里難免有淤泥。于是,水氣廠實施了青肯泡清淤項目,對厭氧塘清泥、對氧化塘進出水管線內清淤、在青肯泡氧化塘排水口增設多點排放設施。排水通暢了,厭氧塘貯水能力擴大了,氧化塘處理效果提高了,流向松花江水系的水也慢慢變清了。
付出終獲回報。去年全年,水氣廠共處理化工污水179.02萬噸,腈綸污水178.25萬噸,實現外排污水合格率100%,沒有發生一起員工中毒、擾民事件和環境污染事件。
技術革新 污水車間大變臉
一提污水車間,有人就皺眉頭:“那里的毒物太多,氣味嗆人不說,危險性還大。誰愿意去那里工作?”
如今,可大不一樣了。
2007年11月23日,由集團公司投資515萬元建設的化工、腈綸有毒氣體治理項目順利通過驗收。這個項目主要依靠高效生物菌,對化工污水原水池、腈綸污水缺氧池等污染源揮發的硫化氫、苯系物、氰化物進行生物降解處理,使其達到國家排放標準。
同時,這個廠組織人力,在車間附近植樹、種草。味小了,污水車間不再是人們談虎色變的“流放之地”。
2008年8月20日,總投資1.175億元的大慶石化重點環保工程水氣廠生活污水處理場建成中交,實現了對大慶市興化和臥里屯區居民生活污水的深度處理,對改善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
新建的生活污水處理場總占地面積為5萬平方米,每天可處理2.5萬噸生活污水。這個廠采用歐洲近年來開發曝氣生物濾池新工藝,將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結合起來,使氧的利用率達到25%至30%。經處理后的水質可達國家一級標準B標準,使COD降至每升60毫克,BOD和總懸浮物降到每升20毫克,可完全滿足公園景觀用水水體要求。
污水中含有的大多數有機物質和無機物都將轉化為淤泥。這個廠采取濃縮脫水的方法,極大地節省了設備和基建投資,濃縮后的淤泥可外銷用作肥料,從而達到無害化再利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