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4月22日15時01分訊(數字記者譚亞)滬市年齡最小、同時也是國內最大的專業水務上市公司——重慶水務集團,上月順利登第資本市場公開售賣股權。5億股本開盤當天從接近7元的價格狂飆至12.10元報收,創下73.35%的單日漲幅,引來驚嘆聲連連。資本道路上矯健的身影,和背后實體一路“三條腿”小跑的步伐,有什么關聯?今日記者走近重慶水務集團,揭開神秘背后的真實。
日吞百萬噸臟水、還一庫碧波
主城生活用自來水供應不足,不少居民到處找水吃;自來水管道銹跡斑斑,喝了拉肚子。那是重慶水務集團成立前的事了。
成立八年,記者據重慶水務統計數據了解,自有資產翻一百倍,扛下主城91%的自來水供給任務,96%的污水處理服務。“日污水處理能力達198.3噸,是十年前的40倍!”董事長武秀峰羅列數字,劍指國內最大水務集團。
目前,重慶水務供水和排水水質已全面達到或優于國家標準,在4個直轄市中位列第二。“西部大開發和三峽庫區污水處理工程給了重慶水務嶄新機會。”武秀峰稱,過去南岸區雞冠石污水處理廠每天排出的凈化水進入長江,“殘留的大量污泥成了新問題。”經過技術改造,現在已在長江對岸的唐家沱基地建好污泥熱干化設備,解決了問題。武秀峰介紹,雞冠石和唐家沱兩個污水處理廠現目前日均吞吐量接近百萬噸,“主城生活污水大部分被消化完畢。”
按計劃,重慶水務污水處理并不滿足于現狀,接下來將從長壽工業園區著手,涉足工業廢水凈化。據透露,今年七月份即將投產的西永污水處理廠,將日均處理當地工業園區廢水6萬余噸。
尾水發電創造“剩余價值”
生活污水進入重慶水務“洗浴池”,排出來還可以用于發電。據介紹,重慶水務集團早于國內同行,研制出尾水發電的生產能力,每天通過處理的生活污水不再白白地匯入江河,而是被送進專門的發電車間“發回余熱”。“一天兩萬度,可解決工廠14%的用電負荷。”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這項技術還很稀有,未來還將對發電車間進行技術改造,爭取更大限度地創造產能。
武秀峰向記者表示,重慶水務雖為“八大投”國有企業,實際上一直在摸索著走市場化道路。自來水可以“價格”定制,污水處理市場化需要“收費”才能辦到,他表示,最大限度地挖掘團隊智慧,將產業鏈條最大化,不僅有利于國有企業在市場上站穩腳跟,還能更好地貼近低碳,節能。
輕裝上陣資本結構多元
“以前沒想過,只專心做實業。”武秀峰告訴記者,“國企改制,調整結構”在目前看來,是多數企業走出融資困境,實現華麗嬗變的妙招。
上月末,負債率低、不靠政府舉債輸血的重慶水務輕裝登第上交所,掛牌上市。這只代碼為601158的股票開盤當日,以迅捷躥升之勢力壓群雄,當日收漲73.35%。“上市第二天,重慶水務總市值斬獲600億!”武秀峰激動地說,進入資本市場更加考驗企業實力,只有堅持不懈,數十年如一日地將水務工作做好,這樣的奇跡還會再現。
記者了解到,除公開發售股份,重慶水務的身影還活動在各大投資領域,但企業零貸款的干凈賬目又不得不讓人欽佩,這個“喝臟水”、“廢物變寶發電”以及“多元化投融資”的年輕國企,背后蘊含的團隊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