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州石化有限公司違法排污,對地下水源造成威脅,引起三級環保部門重視。5月14日,三級環保部門再次派人到現場檢查,督促其盡快解決問題。
據靈武市環保部門介紹,靈州石化在建成時有一個污水處理廠,因企業產能擴大,污水處理設施跟不上排放能力,不得不將多余的污水存在一個天然露天池內,每天存放量在2000噸左右,違反了國家環保法規中“建立項目環境治理設施必須同時開工、同時建成、同時投入運營”的要求。
今年3月,靈武市環保部門發現該企業私設暗管,將含油廢水偷排至緊鄰露天池的景觀湖內,遂責令其限期整改,但企業依然違規排污。4月,環保部門對其下發了3萬元的行政處罰,并拆除了暗管。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靈州石化為擴大污水處理能力,于去年6月投資5000多萬元開工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技改項目,至今技改項目還未建成投產。由于露天池內存放的污水量不斷增加,存在決堤風險,該企業遂擅自破堤,將污水轉移到景觀湖內。5月13日,靈武市環保局在例行環境執法檢查中發現這一違法排污情況。
記者在景觀湖邊看到,湖面上漂浮著黑色的油花,湖邊堆積著厚厚的油漬。據環保部門監測,此次企業排放的含油廢水中,石油類污染物和化學需氧量均超過國家標準。而該湖沒做任何防滲措施,對地下水源造成威脅。
靈州石化偷排事件引起自治區環保廳、銀川市、靈武市環保部門高度重視。環保廳在問題出現的當天就派出檢查組,跟蹤污染查處和造成的影響,要求企業立即采取補救措施。靈武市環保局也提請當地政府對該企業下達限產限排令;環保部門還將依法追繳相應的超標排污費,并依照相關法律規定,按照罰款上限,對該企業擬處以20萬元罰款,以示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