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健網消息(記者韓曉菲)如果說大連農村建有污水處理廠讓您感到意外,那么如果告訴您大連金州石河街道污水處理廠的排放水質達到了一級A標準,那您一定更加意外。8月6日,“2009年中華環保世紀行”記者團一行來到了金州區石河街道污水處理廠采訪,這里現代化的生態處理污水工藝讓記者頗感驚奇,與此前記者去過的市內污水處理廠相比,這里雖然處理規模僅有6000噸/日水量,但其處理后的水質明顯比市內處理廠的要“清”。

圖為金州區石河街道生態污水處理廠。
金州區石河街道副主任蘭國富介紹,金州區石河街道位于渤海普蘭店灣東側,街域面積87平方公里,現有7個行政村,常住人口2.6萬人。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以前,2.6萬人的生活污水連同村鎮企業的生產廢水基本都隨溝河流入渤海。
為了滿足農民對提升居住環境質量的迫切要求,為了適應新農村建設的需要,污水處理廠于2007年10月開始興建。石河街道污水處理廠位于金州區石河街道北海村,占地36000平方米,2008年12月投入運行,處理規模6000噸/日水量,設計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項目總投資1364.4萬元。

圖為化驗員在化驗排放污水水質。
污水處理廠聘請了兩名專職化驗員,建設了標準化的水質化驗室,每天對污水處理廠進、出口水質進行監測,建立了設備運行和水質監測記錄。化驗員小王介紹,石河街道污水處理廠采用土壤法這一生態處理工藝,處理效果好、工程造價低、運行成本低。此外,石河街道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后,石河街道成立了污水處理廠管理站,由7人組成,專門負責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
石河街道污水處理廠建立了完備的管理制度,制定了《泵房操作規程》、《風機房操作規程》、《板框壓濾機操作規程》、《交接班制度》、《安全操作規程》、《污水處理廠操作規程》、《化驗室職責》等規章制度,以保證污水處理廠規范、安全、有效運行。

花園式的園圃下埋藏著污水處理池。
為充分發揮石河街道污水處理廠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石河街道計劃在污水處理廠土壤治理區開展綠化,建造溫室、花房等農業設施,同時輔以居民休閑和體育活動設施,使土地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創造人與自然相融合的優美環境。此外,石河街道生態污水處理廠的建成對建設環境優美、生態和諧、適宜居住的城市起著重要的推進作用,同時也可以緩解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不斷增加、工業企業的迅速發展所帶來的環境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