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供排水廠節水減排不放松,多項舉措抓減排,經過兩年的努力,2012年處理后污水排放量下降為1058萬噸,減少三分之一,兩年減排1000余萬噸,接近9個大明湖的水量。
該廠負責齊魯石化41套生產裝置的污水處理任務。國家規定化工裝置前十五分鐘雨水進入污水處理裝置,此后切入雨排系統。2011年以來,供排水廠規范了雨污切換系統管理。當降雨15分鐘后,對11處雨污切換系統逐一檢查,未及時切換的通報所屬單位,并監督其切換。
“現在我們都養成了習慣,上班只要有時間都會上網看一下未來幾天的天氣預報,如有大雨,便通過短信或是辦公郵件通知各廠環保部門,做好下雨雨污切換的提醒。”環保中心主任王德海高興地講到。
2012年4月,該廠對廠區三十余公里排污管線進行檢查,查看觀察井280余座,對接納排水管線的走向、排水情況全部記錄,通過資料查找與雨天排水驗證,確認25處有雨水匯入。該廠對其封堵協調排入雨排管網,實現雨污分流。
環保中心上游巡線班長楊成功介紹:“原來雨季,污水處理裝置廠區進水能達到1600噸/小時,經過這些舉措,2012年雨季瞬時流量沒有超過700噸的。”
齊魯供排水廠還承擔著地方40余家化工企業的污水處理社會責任。在減排上,地方企業同樣“不放過”。在對其推行延伸服務,幫助污水達標排放的同時,該廠積極推動其節水減排,推行清潔生產與污水回用。在各企業2011年排水量基礎上,2012年齊魯供排水廠對其設立減排4%、6%、8%三檔考核目標,納入信得過排污企業評比指標內。
環保中心技術組長曹桂紅講到,我們通過上門宣講,讓各企業認識到減排降低生產成本的意義,并對污水回用積極提出好的建議,污水回用設施建設中,我們還到現場指導。
山東蘭帆化工上馬污水回用設施后,每月排水量由原來的1萬多噸下降為700噸以內。山東興亞新材料公司污水回用設施投運后,其污水由每月近萬噸變為零排放,排水中的硫酸根是造成污水處理裝置管線、設施堵塞的物質,經過回收變成了制取清洗劑的原料,實現了排污企業與治污企業的雙贏。
該廠更是在污水回用上下功夫。2012年投資900余萬元,提高1號回用水裝置產水水質、水量,每天增產兩千多噸;2號回用水裝置則先后兩次產量擴能,每天增加產水400余噸。兩套裝置一年增加產水260余萬噸,減少了污水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