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江淮大地上還沒有一座污水處理廠,現在,幾十座污水處理廠每天為全省清污。 "我省民間環保組織"綠滿江淮"總干事周翔說,安徽正沿著一條"綠色之路"昂揚前行。
污水處理廠遍布江淮
2001年進入大學讀書后,周翔就開始關注起生態,走上了宣傳環保的道路。這么多年下來,周翔不由感慨,政府的生態保護力度越來越大了,公眾的環保意識也在逐漸提高。
截至2008年底,我省共建成污水處理廠63座,規模為313.5萬噸/日。今年6月29日,宣城市污水處理廠2.5萬噸/日工程試運行,實現了全省17個省轄市市市有污水處理廠的目標。
全省污水處理程度最高的合肥市,目前城市污水處理率達79%.預計2010年合肥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將達95%以上,基本實現污水的"全處理".
動植物擁有"寧靜家園"
今年6月,6條人工養殖的揚子鱷被放到郎溪縣高井廟林場,這已是我省第五次成功實施揚子鱷野外放歸。
實際上,從上世紀80年代起,我省就加快自然保護區建設步伐,保護網絡不斷延伸,至2008年底,已建成自然保護區98處。全省大部分野生動植物種和自然生態類型得到了有效保護,擁有了一片不被人打擾的"寧靜家園".
"綠色之路"上越走越快
實際上,周翔看到的,只是我省生態事業的一部分。2003年,省委、省政府便作出建設"生態安徽"的決定。目前,全省已創建國家級和省級環境優美鄉鎮126個、生態村332個。
據中科院公布的《2006年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安徽區域環境水平、抗逆水平和環境支持系統總指數在華東地區及中部地區均居于領先位置。這也離不開公眾的自覺努力。"去年一位美國環保志愿者來安徽考察,就很驚訝于人們對新能源的使用程度。 "周翔相信,有政府和公眾的齊心協力,安徽行走在"綠色之路"上的步伐會越來越快。(昂穎、何珂、項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