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區處置一起污水處理廠故障》追蹤
泉港區昨發布《泉港區“8.31”事件情況通報》——
本報訊泉港區城市污水處理系統在調試運行過程中存在薄弱環節,有關部門和單位協調配合、處置不及時、不到位,造成污水外溢、散發臭氣影響群眾生產生活,引發群眾聚集、打砸。昨日,泉港區向媒體發布《泉州市泉港區“8.31”事件情況通報》(以下簡稱“通報”)稱,經過當地政府全力處置,積極做好群眾工作,事態趨向緩和。
臭味引發群眾意見
通報說,泉港區城市污水處理廠位于該區峰尾鎮誠平村,一期工程采用BOT方式由福建盈源集團營建,2007年12月建成。2009年8月初,污水處理廠進入試運行。8月19日,污水處理廠消毒池出現污水溢流現象,周邊環境產生臭味,超過正常忍受范圍,引發群眾意見。
同時,群眾反映,同樣位于該區域的湄洲灣氯堿公司深海排水管道出現破裂,影響當地近海養殖,加劇事態發展。連續幾天時間里,周邊群眾多次到污水處理廠區聚集、滯留,破壞生產、辦公設施,強行關閉進水、排水口,圍攻扣留現場處置工作人員,打傷協助處置工作的鎮村干部、公安干警。
8月31日上午,在該區準備組織對污水處理廠進行投料除臭時,工作人員遭到周邊村群眾阻撓,2名鎮干部被扣留毆打致傷。8月31日下午,在與群眾談判釋放人質、進行醫療急救無效后,泉州市、區兩級緊急調集警力進場開展營救,但仍遭到群眾阻撓。為避免矛盾激化引起更大沖突,干警主動撤離現場,事態暫時平息。9月1日凌晨4點多,2名被困人質終被解救,并送往醫院診治。9月2日,國家環保部和省環保廳介入事故調查。
迅速成立應急小組
事件發生后,泉港區迅速成立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并設立群眾工作、污水處理系統事故處置、違法事故調查、新聞信息協調、事故責任調查等5個小組,全力開展工作。
采取應急措施。一是立即封閉廠內氧化溝、二沉池,并停止新進污水和尾水排放,減輕臭氣影響。二是嘗試進行各種投料除臭,通過對污水處理池投放生石灰、硫酸亞鐵等化學藥品,加強表曝機充氧和推流器攪拌等措施,盡可能消除臭氣;對溢出污水積極組織抽水排放,引入壩頭溪清水,稀釋污水處理池中污水,降低污染物濃度。三是協調湄洲灣氯堿公司和普安皮革集控區9家企業減產停產。四是組織力量搶修湄洲灣氯堿公司破損的深海排放管道。
泉港區規劃建設局接到群眾反映湄洲灣氯堿公司深海排放管道破損,在多次海上尋查無果情況下,8月28日組織江蘇神龍海洋公司潛水員水下摸查,8月29日在距離岸邊約1公里處兩根管道接頭旁發現近70厘米不規則形狀破損點。針對發現的問題,立即組織修補方案論證及材料準備工作,并委托神龍海洋公司盡快進行破損管道修復。但近日海上風力達6級以上,暫時無法施工。
8月25日,組織華大環保設計院和福州晨翔環保公司進入污水處理廠,對污水進行取樣檢測,經過多次藥劑實驗篩選,最終使用福州晨翔環保公司的復合生物酶凈化劑成功對污水樣本進行除臭去色。8月26日,福州晨翔環保公司在區環保局實驗室和誠平村部對滯留污水樣本進行公開除臭去色試驗,并邀請村民代表現場觀察。8月30日晚,從上海緊急采購來的30噸復合生物酶凈化劑由福州晨翔環保公司完成調配后運抵泉港。
全力做好群眾工作
通報說,事件發生后,該區全力做好群眾工作。
一是深入做好群眾宣傳解釋工作。抽調誠峰村、誠平村籍公職人員以及在峰尾鎮工作過的公職人員和鎮、村干部組成300多人的工作隊,由區領導帶隊,進村入戶進行宣傳。建立多種對話平臺,召開包括村民代表、本鄉在外干部、離退休人員、老協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對象參加的各種座談會,廣泛爭取社會各界理解和支持,防止矛盾激化,并廣泛深入對群眾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引導群眾依法反映訴求。
二是及時向社會發布權威信息。主動向前來采訪的媒體提供相關情況,及時發布區政府關于處置污水處理廠事件第一號通告和處置工作最新進展,做到信息公開透明。
三是及時匯總梳理答復群眾反映的問題,對群眾反映的合理要求給予正面回應,以區政府名義兩次書面對污水處理廠周邊群眾反映的問題作出公開承諾。
四是積極配合國家、省市環保部門開展事故調查。
群眾對立情緒趨向緩和
事件發生后,省、市主要領導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反復強調要耐心細致做好群眾工作,妥善處理好污水處理廠問題。
泉港區連續召開一系列會議,認真貫徹省、市指示精神,研究提出《峰尾城市污水處理廠事故處置工作總體方案》,部署下一步的工作。
《通報》稱,政府與群眾溝通對話平臺進一步拓展,群眾情緒逐步得到緩解。一是該區繼續召開各個層面、各個界別座談會,廣泛爭取社會各界理解和支持。連日來,22個工作小組繼續進村入戶廣泛做群眾工作。區領導分頭組織召開各種群眾代表座談會,與群眾溝通談話,全力做好宣傳、解釋和安撫工作。9月5日,區委書記游祖勇、區長林華偉在峰尾鎮與誠平、誠峰村推選出的63名群眾代表直接對話,聽取群眾意見,答復群眾問題,群眾對立情緒趨向緩和。
另外,泉港區繼續全力做好宣傳解釋,編印群眾工作手冊,向群眾說明污水處理廠設置的必要性,選址的科學性,表明政府督促企業抓緊整改達標的態度。組織3個批次近百名群眾代表到泉州北峰污水處理廠參觀,實地了解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標準,親身感受實際運行效果。
9月3日,區政府發出關于城市污水處理系統調試運行期間出現故障處置工作的第二號通告,向群眾公開承認在污水處理系統調試運行過程中存在薄弱環節,有關部門和單位協調、配合、處置不及時、不到位,造成污水外溢、產生臭味,影響周邊群眾生產生活,表示道歉并作出處置承諾。9月4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增設政策措施落實組,負責組織實施對群眾公開承諾的事項,把群眾反映問題的28條答復意見分解到具體部門,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和落實時限。
污水處理廠將全方位進行整改
通報稱,取樣化驗工作基本完成。國家環保局華東督查中心和省環保廳專家于9月1日晚趕到泉港,迅速展開相關調查。9月4日下午,國家和省、市環保部門聯合調查組已順利進入到現場取樣,9月5日調查組立即組織5名專家對污水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分析結果出來后將及時向群眾公開。目前,泉港區已研究制定化驗結果公布后的工作預案,一方面加快分析檢測,形成報告;另一方面繼續深入做好群眾思想工作,以適時組織專業人員進場投料,對滯留污水進行除臭和無害化處理。
在做深做細群眾工作的基礎上,泉港區一是抓緊修復湄洲灣氯堿公司破損管道,確保施工人員、器械、船只、技術等手段全面到位,及時監測天氣海浪情況,一旦氣候適宜,即以最快速度(水下作業1天,保養觀察2天)組織施工。二是抓緊做好滯留污水的除臭和無害化處理,積極取得群眾的理解與支持,一旦條件許可,立即組織專業人員進場投放復合生物酶,盡快解決臭氣對周邊群眾的影響。三是邀請國內專家前來對污水處理廠會商論證,找出效果最好的處理工藝,并提出整改方案,盡快組織實施。完善政府監管長效機制,邀請群眾代表參與監督。四是積極理順群眾情緒,切實落實對群眾的公開承諾,及時啟動惠民利民相關項目,監督污水處理廠規范運作,做好廠區周邊環境綠化美化,加強周邊村公共設施建設,構建污水處理廠與周邊居民和諧共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