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在線訊 昨天,市委副書記、市長馬以在督查我市污水處理廠管理運行工作時強調,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污水處理廠運行和配套管網建設工作,針對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改進完善,確保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達標排放,全面提升我市的污水處理能力。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水霖,副市長方新旗陪同調研。 被過濾廣告
當天上午,馬以一行首先來到南潯區練市鎮湖州光正水質凈化有限公司實地查看污水處理項目運行情況。今年5月,該污水處理項目被列為國家環保部掛牌督辦案件之一,目前企業正在進行積極整改。在向企業負責人詳細了解污水處理工藝、運行情況和存在的實際問題后,馬以指出,我們要吸取教訓,通過積極主動地整改,改進和完善污水處理工藝,努力確保該項目限期整改到位。隨后,馬以一行又分別赴雙林鎮和和孚鎮,實地檢查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
在聽取市環保局、市規劃與建設局和南潯區、吳興區有關工作情況匯報后,馬以指出,2008年我市太湖流域所有建制鎮全部建成了污水處理廠,這既是上級交付的重要任務,也是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和我市生態市建設的客觀要求,對提升我市污水處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要切實把這些項目運行好,切實發揮好它的功效,為湖州今后的產業發展和持續減排提供重要保障。
馬以指出,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運行,一些建制鎮污水處理廠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一些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當前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中出現的各類問題,要切實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各種具體的矛盾和問題,促進各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
馬以強調,要切實加強監管。加大環境執法監管力度,對超標排放、生產工藝存在缺陷的污水處理廠加強督促整改,對納管企業加強動態監測,確保納管污水符合標準、出水達標排放。要切實提高污水處理能力。針對各污水處理廠的不同情況,一個一個排查,采取相應措施,加快配套管網建設,改進污水處理工藝,著力提高污水處理負荷,確保污水納管應進盡進、達標處理。要建立運行管理長效機制。加強各方面協調配合,在污水收費機制、排污權交易和財政補貼考核等機制上加強探索和創新,建立制度,形成長效機制,實現污水處理廠運行良性發展。(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