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區環保廳黨組成員、紀檢組長、第五環保督查組組長楊曉安(左二)督查昭平縣污水處理廠。
國家“十一五”規劃要求,廣西2010年化學需氧量要在2009年排放量的基礎上削減3.72%,即需要完成9.93萬噸的減排量(凈減排3.63萬噸,新增排放量6.3萬噸);而目前的完成量,離“十一五”目標要求還有很大差距,成為減排最大難點,廣西污染減排形勢依然嚴峻。
廣西環保廳廳長梁斌表示,能否如期完成今年化學需氧量的減排任務,重點在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建成和穩定投運。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已嚴令,各地必須在6月30日前完成所有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任務并調試運行。
而作為廣西經濟欠發達地區和新建地級市,賀州境內的桂江和賀江屬珠江的源頭,地理位置敏感,其2010年化學需氧量減排任務為近5000噸(包括凈減排和新增排放量),加上工業企業少,各縣區財政困難,減排任務非常艱巨。
盡管如此,該市還是多方籌措資金,不管刮風下雨,日夜施工,主要領導蹲點工地督促,現場解決所遇難題,不斷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投資力度和建設速度。按目前進度,有望在“6·30”大限到來之前,完成三縣一區的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任務并進水調試運行。
6月份是廣西的多雨季節和汛期。在鐘山縣污水處理廠現場,記者見到,雖然廠內地面還沒有硬化,道路有些泥濘,樹木花草也沒有栽植,但曝氣設備等主體設施已經安裝完畢。該縣建設局副局長鐘永華介紹,鐘山縣污水處理廠總投資6800萬元,其中縣級層面在不貸款的情況下自籌4000多萬元;污水處理能力為目前每天1.2萬立方米,完全可以滿足全縣城5萬人的需要,2013年將達到設計能力每天1.5萬立方米;目前主要搶設備安裝和管網建設,6月20日前必須裝好所有設備,6月24日前完成廠內地面硬化。
由于連續下雨,施工條件不理想,鐘山縣污水處理廠的竣工日期已由原定的3月底推遲到6月底;其在線監測系統已訂貨,但還沒運回;15公里的管網開挖因下雨遇到一些麻煩,但爭取6月底全部建成。
富川瑤族自治縣和鐘山縣同處賀江支流富江流域,其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度則要比鐘山縣快些。該縣縣城人口較少,目前用水量僅需8萬噸。污水處理廠總投資因此由原來的6000多萬元調整為4000萬元,建設規模也由原來的日處理污水2萬噸調整為1萬噸,當地政府的財政壓力減輕不少。目前,除4組配電柜等待安裝,在線監測系統正在聯系外,其他設備均已安裝完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富江兩岸2.2公里的污水收集主干管網工程這個其他縣區滯后的“老大難”問題,由于地質條件良好,已基本完成。
最令人感動的是昭平縣。俗話說,“昭平不平”,講的就是山地為主,平地不多。所以,該縣污水處理廠光選址就費了很大的勁,最后是削平半邊山,才在桂江邊找到一塊地方。
今年上半年,昭平縣由于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度遲緩,遭到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通報批評。該縣壓力驟增,派主管副縣長吃住在工地,常務副縣長不時下工地督促、協調工作。施工單位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由于地質屬普通堅石,光石方半年就挖了20萬立方米,填實的基礎高達12米;每天30多臺挖掘機開挖,25臺20噸的泥頭車運輸,施工現場要求機械24小時不停工。
昭平縣污水處理廠原計劃總投資8300多萬元,其中縣級自籌1100萬元,占到其2009年財政收入的近十分之一。但隨著工程的艱難進展,總投資目前已超過9600萬元,平均每月投資800萬元,最高一個月投資1600萬元。據記者了解,昭平縣污水處理廠將于6月25日完成全部設備安裝,6月底進水試運行。
作為主城區八步區的污水處理廠,賀州市污水處理廠早已于2008年9月9日建成并正式運行。但遺憾的是,由于污水處理廠范圍內的兩戶居民不同意拆遷,該廠至今沒獲得環保部門的驗收。
賀州市環保局局長張譽夫在向廣西區環保廳第五環保督查組匯報時認為,縣區財政財力有限,自籌資金渠道不暢,涉及征地拆遷補償等難題,地質條件復雜,出現較多巖石層、流沙、管涌等問題,施工難度加大,導致三縣一區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展不平衡。
廣西區環保廳黨組成員、紀檢組長、第五環保督查組組長楊曉安表示,賀州作為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能夠在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短時間內想方設法,籌集資金,日夜奮戰,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量,誠屬難能可貴;但由于管網建設滯后和等待進水調試等方面的原因,還沒有達到預期的減排效果,需要抓緊最后時限,圓滿完成污水處理廠的各項建設,為廣西全面實現“十一五”減排目標貢獻力量。(羅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