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各位領導和專家為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付出的艱辛努力、發(fā)揮的巨大推動作用!”在國慶、中秋佳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今天下午,昆明市邀請省政府滇池水污染防治專家督導組各位領導、專家歡聚一堂,共賀佳節(jié),向他們對滇池治理給予的指導幫助表示衷心感謝。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仇和表示,將下更大的決心、以更高的標準、用更嚴的舉措,全力抓好滇池污染治理工作,早日還滇池一湖清水。
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滇池治理。去年9月8日,省政府為加快推進滇池治理專門成立了滇池水污染防治專家督導組。一年多來,專家督導組各位老領導和專家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嚴謹務實的作風,深入滇池沿湖各縣區(qū)實地調研,對我市飲用水源地保護、牛欄江—滇池補水、環(huán)湖截污及污水處理廠新建、改擴建等重大工程項目進行了督導檢查,指導幫助我市解決了不少困難和問題。通過全省、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入湖河道水質逐步好轉,滇池富營養(yǎng)化程度有所減輕,生物多樣性有所增強,滇池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工作扎實有力,抓得實、抓得細。”省政府滇池水污染防治專家督導組組長、老領導牛紹堯談到,昆明市委、市政府為督導組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工作條件和環(huán)境,目前正在進行的各項卓有成效的滇池治理實質性舉措為治理好滇池奠定了堅實基礎。
氣氛熱烈的懇談中,仇和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xié)和全市721萬各族人民,向一年來為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付出艱辛努力,發(fā)揮了巨大推動作用的專家督導組全體成員表示衷心感謝和敬意。他說,治理好滇池,是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的重要內容,事關昆明發(fā)展未來,事關全省發(fā)展大局。滇池污染的形成是一個長期過程,有著多方面原因;滇池污染治理也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按照既定的思路、目標、舉措不懈努力,到“十二五”末,滇池流域水環(huán)境一定會大為改觀。當前,昆明經濟社會發(fā)展與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在生態(tài)建設、城市規(guī)劃建設等方面還存在著許多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四對矛盾”和“五個不對稱”。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四對矛盾”一是空氣質量最好的大城市是昆明,但水環(huán)境污染最嚴重的也是昆明;二是水資源最豐富的省是云南,但嚴重缺水的城市昆明也在云南;三是著名的轎子雪山在昆明,但水土流失、泥石流最嚴重的東川區(qū)也在昆明;四是素有“動植物王國”美譽的省份是云南,但園林綠化滯后的大城市昆明也在云南。城市規(guī)劃建設存在“五個不對稱”:公共空間與私密空間不對稱,地上空間與地下空間不對稱,動態(tài)空間與靜態(tài)空間不對稱,人的空間與物的空間不對稱,城中空間與城郊空間不對稱。這些矛盾和問題,給滇池治理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也使各項工作任務更加繁重和艱巨。
仇和表示,在下步工作中,將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政府滇池水污染防治專家督導組的指導幫助下,繼續(xù)把滇池治理和城鄉(xiāng)規(guī)劃建設作為現代新昆明建設的頭等大事,化壓力為動力,變挑戰(zhàn)為機遇,下更大的決心、以更高的標準、用更嚴的舉措,全力抓好滇池污染治理工作,確保早日恢復滇池“高原明珠”的迷人風采,早日恢復滇池流域山青水秀的自然風光。希望專家督導組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一如既往地關心關注滇池治理工作,給予更多的支持、指導和幫助。
市委副書記、市長張祖林表示,昆明將繼續(xù)突出抓好滇池水污染綜合治理,下決心讓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成為云南、昆明發(fā)展的寶貴資源和最大優(yōu)勢。
建設部駐昆督察員,楊遠翔、李培山、田云翔等市領導參加懇談會。(昆明日報 首席記者吳曉松 通訊員李正興)